[发明专利]一种防止连铸坯尾坯冒涨的插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6456.5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05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林权;姜立新;任以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16 | 分类号: | B22D11/16;B22D27/11 |
代理公司: | 上海集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4 | 代理人: | 周成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止 连铸坯尾坯冒涨 插件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连铸坯尾坯冒涨的插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插件装置,由两个插件及四个起落架连接杆机构组成;两个插件包含左侧插件及右侧插件,分别通过各自的两个起落架连接杆机构安装在中间包小车升降支撑架上;左侧插件及右侧插件的结构相同,统称为插件,每个插件的顶部焊接固定两个安装环;四个起落架连接杆机构的结构相同,分别与所述两个插件上的四个安装环一一对应连接;每个起落架连接杆机构由插件连接杆,推力油缸,固定框架及油缸连接杆组成,相互之间采用铰链结构连接;固定框架是用螺栓固定在中间包升降小车支撑架上。本发明防止冒涨可靠性高;运作的自动化程度高;能够有效的保护连铸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续铸钢领域,尤其是指防止宽厚板连铸机浇铸发生引拔冒涨事故的一种防止连铸坯尾坯冒涨的插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宽厚板所特有的钢质要求必须要求连铸生产中采用轻压下手段(如图1所示),所谓轻压下是指为了改善连铸板坯凝固时中心疏松、中心偏析的发生,在板坯凝固末端12对板坯11增加一个适合的压下量,使凝固末端扇形段辊缝进行缩小(是指对扇形段上的辊子与辊子的间距,即辊缝值适当的减小)的一种手段。通过轻压下手段可以克服连铸板坯的偏析等内质缺陷,而轻压下手段的使用使得终浇后板坯因采用轻压下挤出的钢水量大于凝固过程的钢水收缩量,导致宽厚板连铸经常发生引拔冒涨事故的发生。一旦发生冒涨事故,必需对连铸结晶器和0#扇形段甚至1#扇形段进行更换。有时由于操作处理不当还会引起滞坯事故的发生。所有的这些事故不仅在设备上产生很大损失,同时给生产物流和炼钢产能的发挥带来很大的影响。现在厚板连铸所面临的冒涨事故大都发生在一些异常情况如浸入式水口齐根断、中间包下渣等,很大一部分是处于浇注长度比较短,基本上小于15米,原因在于液芯比较短,钢水坯壳无法与钢液凝固收缩量和轻压下所挤压出的钢水量达到平衡,使得液态钢水从坯壳边缘流出。现在技术的连铸中,对于这些异常情况都采用用钉屑封顶来处理,这种处理方法基本对于2300mm*300mm等规格的大断面毫无用处。相反,在封顶时钉屑的加入抵消了液态钢水凝固的收缩量,使得冒涨更容易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防止连铸坯尾坯冒涨的插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通过插件插入结晶器内的钢液,使得整个钢液面上升来延长板坯尾坯坯壳的长度,从而间接的增加尾部空间来容纳轻压下所挤出的钢液,防止液态钢水因轻压下挤出过多而末端因没有足够的容纳空间导致冒涨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止连铸坯尾坯冒涨的插件装置,其由两个插件及四个起落架连接杆机构组成;
所述两个插件包含左侧插件及右侧插件,左侧插件及右侧插件分别通过各自的两个起落架连接杆机构安装在中间包小车升降支撑架上,并分别置于中间包浸入式水口的两侧,小车升降支撑架位于中间包的底部;
所述左侧插件及右侧插件的结构相同,统称为插件,每个插件的顶部焊接固定两个安装环;
所述四个起落架连接杆机构的结构相同,分别与所述两个插件上的四个安装环一一对应连接;
每个起落架连接杆机构由插件连接杆,推力油缸,固定框架及油缸连接杆组成,其中:插件连接杆下端通过第二轴销与插件上的一个安装环铰链连接;插件连接杆上端通过第一轴销与固定框架铰链连接;插件连接杆中部通过第三轴销与中间支撑杆一端铰链连接;中间支撑杆另一端与推力杆一端以及与推力油缸通过第四轴销相互铰链连接;推力杆另一端通过第五轴销与固定框架铰链连接;推力油缸端部用铰链连接安装在固定框架上;所述固定框架是用螺栓固定在中间包升降小车支撑架上。
所示插件的内部是由结构钢焊接构成的一个长方形龙骨框架;所述龙骨框架通过模铸的形式用铝碳质耐火材料浇注而成一块呈长方形并底部带三角形导向结构的插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4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