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减震套装校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6121.3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95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莉;曹义;孙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B25B11/02 | 分类号: | B25B1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32 | 代理人: | 季发军 |
地址: | 450064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减震 套装 校正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减震套装校正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设置竖直板和凸台,竖直板前端面开设导轨,导轨内设置限位支柱、上夹具和下夹具,上夹具包括上支柱和上卡件,下夹具包括下支柱和下卡件,上支柱设置竖直方向的第一螺纹孔,下支柱上设置竖直方向的第二螺纹孔,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方向相反,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设置第一螺纹杆,第一螺纹杆中间位置设置棘轮机构。本发明通过在竖直板上设置的限位支柱、上夹具和下夹具,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减震器进行限位,不仅安装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实现了一个设备适用于不同型号、尺寸的减震套装的校正作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套装校正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减震套装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在车辆行驶过程中有效减少车架与车身的振动,对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舒适性具有重要意义,汽车减震套装通常包括减震器和弹簧,车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减震套装作为承载车身振动产生的冲击力的缓冲部件,属于易损配件。车辆长期行驶在路况较差的路段或者由于不良驾驶习惯(频繁踩刹车、猛踏油门),均会造成弹簧发生不可逆的变形、弹簧行程缩短等现象,不仅影响车辆的舒适性,而且长时间持续使用会造成弹簧和减震器之间的磨损造成异响,此时需要对弹簧进行校正防止造成减震器密封不良发生漏油现象,然而在校正弹簧时存在以下技术问题:由于市场上减震套装的型号存在差异,例如弹簧的直径存在差异、同一弹簧的两端的直径存在差异以及弹簧钢的材质、外径和表面处理工艺等存在差异,同时减震器的多个零部件也存在不同,例如套筒和活塞的尺寸、弹簧压板30和承载件26的结构均存在不同(如图1所示球头式承载件和U形头式承载件)。所以在固定减震套装和校正弹簧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弹簧和减震器搭配设计相对应的卡具对两者进行安装更换。
授权公告号CN203752027U提供的一种汽车减震器夹具,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安装板,所述底座和安装板之间连接至少一根立柱,所述底座上固设有一V型块,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对称地插设有一夹紧组件以及与所述夹紧组件内侧相连的复位夹紧弹簧,所述夹紧组件包括与所述安装板活动连接的夹爪和互换块,所述互换块包括固定部和夹紧部,所述固定部上设置有位置错开的两个定位孔,所述固定部水平插设于所述夹爪的方孔中,所述夹爪的上端面穿设有两个间隔对齐的弹簧柱塞,且所述弹簧柱塞的底端与所述定位孔相匹配。该结构的不足之处:该装置仅仅用于减震套装或者减震器的固定,并不适用于弹簧与减震器的安装,而且使用过程中使用人工将减震器推入两个夹爪之间,在推进的过程中由于自复位弹簧的弹力较强,该工位的作业员的工作负荷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车减震套装校正装置,通过设置滑动的上夹具和下夹具,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弹簧进行夹紧,同时通过滑动限位支柱和压板,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减震器进行限位,不仅安装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实现了一个设备适用于不同型号、尺寸的减震套装的校正作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汽车减震套装校正装置,包括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上端面设置竖直板和凸台,所述竖直板前端面设置导轨,所述导轨内自上而下设置限位支柱、上夹具和下夹具,所述限位支柱前端面设置压板,所述上夹具包括上支柱和设置在上支柱前端面的上卡件,所述下夹具包括下支柱和设置在下支柱前端面的下卡件,所述上支柱设置竖直方向的第一螺纹孔,所述下支柱上设置竖直方向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的内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内设置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两端设置与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第一螺纹杆中间位置设置棘轮机构,所述棘轮机构上设置操作手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科技学院,未经郑州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61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