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挂式车辆智能转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85885.0 | 申请日: | 2017-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7/14 | 分类号: | B62D7/14;B62D7/16;B60K17/22;B60G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429 | 代理人: | 杨乐 |
地址: | 237000 安徽省六安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车辆 智能 转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转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实现360度自由行驶的智能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社会工业化的进程,各种功能的车辆使用频率得到显著提升,交通的拥挤、仓储空间的狭小,都会给居民日常生活、企业生产等带来诸多不便。
申请人检索到一种具有 360 度转向功能的智能穿梭车(CN 104326205 B),其采用与轮组转向及驱动总成数目相同的转动器、轮式电机,由转动器负责转向,由轮式电机负责提供前进或者后退的动力,其虽然可实现全方位任意角度的设定,但是其结构过于臃肿,成本较高,并且其减震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问题,并且克服同领域中360度自由转向系统的弊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强度高,并且简化转向系统以及动力供应系统,同时兼备有较高减震优势的智能转向系统。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悬挂式车辆智能转向系统,其包括车架主体,安装于车架主体前端的前置传动总成,安装于车架主体后端的后置传动总成,前置传动总成、后置传动总成的两端分别对称设置有与车架主体连接的轮组转向及驱动总成,并且前置传动总成、后置传动总成与轮组转向及驱动总成之间连接有转向传动总成、动力传动总成,前置传动总成、后置传动总成分别通过转向传动总成向轮组转向及驱动总成传递转向动能,前置传动总成、后置传动总成分别通过动力传动总成向轮组转向及驱动总成传递行驶动力;前置传动总成与后置传动总成之间连接有转向传动轴、动力传动轴,前置传动总成连接于车辆转向系统,由车辆转向系统给予前置传动总成提供转向的驱动力,前置传动总成通过转向传动轴向后置传动总成提供转向动能,前置传动总成与后置传动总成之间通过动力传动轴进行行驶动力的传递;
其中,轮组转向及驱动总成包括与车架主体连接的连接架、与连接架滑动连接的定位板、与定位板固定连接的定位悬架,定位板通过轴承a与连接架连接,连接架连接于轴承a的外圈,定位板连接于轴承a的内圈处,转向传动总成的输出端与定位板上端之间设置布置有第一传动部件,转向传动总成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一传动部件的主动件,定位板上端连接于第一传动部件的从动件;
其中,轮组转向及驱动总成还包括安装于定位悬架并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的轴a、轴c,轴a呈竖直方向布置并且穿设于定位板,轴c呈水平方向布置,轴a上端的驱动端与动力传动总成的输出端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部件,动力传动总成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二传动部件的主动件,轴a上端的驱动端连接于第二传动部件的从动件,轴a下端的输出端与轴c之间设置有第三传动部件,轴a下端的输出端连接于第三传动部件的主动件,轴c的驱动端连接于第三传动部件的从动件;
其中,定位悬架的下端部设置有凸出的安装轴段,安装轴段滑动匹配有轮毂,轮毂上设置有延伸至安装轴段中心处并且与轮毂同轴线布置的轴d,轴d安装于安装轴段内并且可绕自身轴线转动,轮毂上还设置有与套接于安装轴段外部的轴承相匹配的槽体;轮毂的外部安装连接轮胎;
其中,轴c与轴d之间还布置有第四传动部件,轴c的输出端连接于第四传动部件的主动件,轴d的驱动端连接于第四传动部件的从动件。
前置传动总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前置转向输出端、前置动力输出端,后置传动总成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后置转向输出端、后置动力输出端,前置转向输出端、后置转向输出端分别连接于转向传动总成的驱动端,前置动力输出端、后置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于动力传动总成的驱动端。
连接架与车架主体之间还设置有减震总成,减震总成包括下行减震支架、减震器、上行减震支架,下行减震支架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架、另一端铰接于车架主体,上行减震支架的一端铰接于连接架、另一端铰接于车架主体,减震器呈倾斜布置,减震器的收缩端铰接于连接架,减震器的固定壳体铰接于车架主体,减震器与连接架的铰接位置与下行减震支架与连接架的铰接位置同轴线布置,减震器与车架主体的铰接位置与行减震支架与车架主体的铰接位置同轴线布置;上述的转向传动总成、动力传动总成由多个轴段通过万向节进行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六安永贞匠道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58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控变流量转向助力系统
- 下一篇:一种汽车钣金件及钣金件制造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