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温拌阻燃沥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2806.0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40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莲;徐青柏;陈杰;范思远;张静;宋乐春;宁爱民;李志军;程国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91/00;C08K3/22;C08K3/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阻燃 沥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温拌阻燃沥青,以质量份数计,包括:
温拌剂 1~7份,
基质沥青 88~97份,
阻燃剂 2~5份;
所述温拌剂的原料包括高分子烷烃、卤素、芳烃油、络合物、第一催化剂;
所述第一催化剂选自无水CuCl2、无水MnCl2、无水CrCl3、无水NiCl2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络合物包括:[Cu(NH3)4]SO4、[Pt(NH3)2]Cl2、K[Pt(C2H4)Cl3]、K4[Fe(CN)6]、K3[Fe(CN)6]、Fe4[Fe(CN)6]3、Ni(CO)4、[Co(NH3)5Cl]SO4、(NH4)3[Cr(NCS)6]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温拌剂由下述方法制备,包括:
a.将高分子烷烃加热熔融后,在第一催化剂存在下引入卤素单质,通入保护气,反应后得到中间体;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0℃~480℃,反应压力为3~5MPa,反应时间为30~60min,所述卤素单质的用量为高分子烷烃摩尔数的0.12~0.75倍,所述第一催化剂的用量,以重量计,为高分子烷烃的0.3%~0.9%;
b.向芳烃油中添加络合物,搅拌均匀得到芳烃络合组分;搅拌温度为270℃~350℃下搅拌,搅拌时间为120~180min,所述高分子烷烃与芳烃油的重量比为(1~7):(7~1),所述络合物的用量,以重量计,为芳烃油中芳烃含量的3%~9%;
c.在保护气存在下,将步骤a得到的中间体与步骤b得到的芳烃络合组分混合进行反应,所述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50℃~400℃,反应压力为2~4MPa,反应时间60~120min,得到一种粘稠物质,在所述粘稠物质中加入所述的温拌剂中添加温拌剂总重量2wt %~7wt%的含钙化合物,得到温拌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拌阻燃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烷烃为C30~C150的烷烃摩尔含量在90%以上的混合高分子烷烃;所述芳烃油为富含芳烃的组分,其中芳烃含量按质量分数计大于55%。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拌阻燃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拌剂原料中添加第二催化剂,所述第二催化剂选自金属Cu、Fe、Zn、Cr、Ni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催化剂的用量,以重量计,为芳烃油中芳烃含量的0.3%~0.9%。
4.按照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温拌阻燃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单质的用量为高分子烷烃摩尔数的0.2~0.5倍。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拌阻燃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钙化合物为氧化钙、碳酸钙中的至少一种。
6.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拌阻燃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选自氟、氯和溴中的一种。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拌阻燃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卤素选自氯或溴。
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拌阻燃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质沥青为直馏沥青、氧化沥青、溶剂脱油沥青、调合沥青中的一种或几种,25℃针入度为50~150 dmm。
9.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拌阻燃沥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阻燃剂为金属氢氧化物,选自氢氧化钙、氢氧化镁、氢氧化铝、氢氧化铜、氢氧化铁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280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拌彩色合成沥青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机场滑道的改性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