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下水船舶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1705.1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23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于新波;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永泰船舶用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3/02 | 分类号: | B63C3/02;B63C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266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下水 船舶 船台 气囊 浮动 驳船甲板 上下水 驳船 下滑力 入水 压强 固定钢丝绳 充气顶升 乙炔气割 有效减少 浮动船 支撑墩 纵倾角 船坞 首部 移除 海岸线 甲板 割断 滚动 陆地 占用 环境保护 建造 | ||
1.一种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下水船舶的方法,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的甲板上的船舶下水是纵向下水,并采用尾部向前先入水的方式;在下水前,首先需要计算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的下水倾角、下水船舶的下滑力,以及气囊数量及压强;
其特征在于:
采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下水船舶方法是:
⑴固定下水船舶:利用钢丝绳采用卸扣一端连接到下水船舶首部焊接的两个眼板上,另外一端连接到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焊接的眼板上;
⑵布置气囊:在下水船舶的底部插入10-16条未充气的船用高强度气囊,气囊交叉错位间隔摆放,摆放方向垂直于下水船舶的中轴线,将支撑墩摆放在气囊之间;
⑶气囊充气顶升下水船舶,移除支撑墩:气囊充气顺序为从船尾向船艏方向,两侧气囊同时充气,气囊压强在0.02-0.2MPa范围,水平顶升起下水船舶直至下水船舶底部离开支撑墩10毫米,移除支撑墩;
⑷调整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的重量和纵倾角:用潜水泵抽取海水加到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的密闭舱内进行加压载水,最后前端舱内加压载水调整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纵倾角达到达到1/60-1/50;
⑸采用氧-乙炔气割的方法割断下水船舶首部的固定钢丝绳,下水船舶在自身下滑力作用下与滚动气囊一起入水;最后收起气囊,下水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下水船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⑷中,对于浮动船台的加压载水的方法是:先加水中线舱到舱容的60%,然后下水方向后端舱内加水到仓容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下水船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⑷中,对于载运驳船的加压载水的方法是:先把中线舱加水到舱容的100%,下水方向后端舱内加水到仓容40%,然后前后端舱内同时加压载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下水船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为高强度船用气囊,该高强度船用气囊采用气囊压强远程监测系统进行控制,所述气囊压强远程监测系统由高强度船用气囊和气囊压强数据监测系统构成,高强度船用气囊将压强数据信号传输给气囊压强数据监测系统,气囊压强数据监测系统将高强度船用气囊的压强数据信号进行分析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下水船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强度船用气囊由气囊体及喇叭形金属充气嘴构成,在气囊体两端的喇叭形金属充气嘴锥形腔内固装有一防水密封盒,在该防水密封盒内安装有气囊压强数据采集系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下水船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密封盒与喇叭形金属充气嘴的安装结构是:在喇叭形金属充气嘴的腔内设置有四个悬挂孔,在防水密封盒上也对应设置有四个悬挂孔,在四对悬挂孔之间悬挂有四个悬挂弹簧,由此将防水密封盒与喇叭形金属充气嘴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下水船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压强数据采集系统由压强传感器,微处理器和无线发射电路组成,采用独立电池供电,该数据采集系统将气囊压强压强数据信号传输给气囊压强数据监测系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在浮动船台或者载运驳船甲板上下水船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监测系统由智能网关,处理器和显示部分组成,智能网关对收到的无线传感节点传来的数据进行处理后,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将数据上传至监控中心服务器或者智能手机,监控中心服务器或者智能手机安装有监控组态软件系统,把从智能网关传来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直观的将数据监测点的参数显示出来,实现对数据进行存贮,制成报表、曲线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永泰船舶用品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永泰船舶用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7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