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槟榔芋采挖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81389.8 | 申请日: | 2017-03-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36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2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钧;李志彬;钟松敏;张文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D13/00 | 分类号: | A01D13/00;A01D3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智慧呈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2 | 代理人: | 杨唯 |
地址: | 3521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槟榔 采挖 设备 | ||
一种槟榔芋采挖设备,包括夹持机构、松土机构、抬升机构以及手推车本体,所述抬升机构设置于手推车本体上,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抬升机构上方,所述松土机构设置于所述抬升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之间;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槟榔芋杆,所述松土机构用于前后移动所述夹持机构,所述抬升机构用于抬升或降低所述夹持机构的水平位置。使用夹持槟榔芋杆的方式,拔取收获槟榔芋,有效保证了槟榔芋的完好性,使用手推车作为载体方便灵活,适应种植地地面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挖设备,尤其是一种槟榔芋采挖设备。
背景技术
现在,槟榔芋也叫荔浦芋,主产于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外皮粗糙,剖而观之,内呈槟榔纹,具有补气养肾、健脾胃之功效,因而享有“皇室贡品”之称,是是福建很多芋类小吃的原材料,如芋泥,芋包等。但是槟榔芋的母芋全部在表土层以下生长,长达30至40厘米,其直径12至15厘米,如今槟榔芋种植者依旧是通过人工采挖槟榔芋,这样不仅费事费力,而且经验不足或一时大意都会导致锄头损伤母芋。
申请号CN201420532323.0公布了一种芋头挖掘拍土采摘收获机,通过使挖掘铲将芋头从土地中挖取出来,但由于槟榔芋个头太大,使用机械直接采挖容易导致母芋断裂破碎,极大的降低了槟榔芋的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槟榔芋采挖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措施:
一种槟榔芋采挖设备,包括夹持机构、松土机构、抬升机构以及手推车本体,所述抬升机构设置于手推车本体上,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抬升机构上方,所述松土机构设置于所述抬升机构与所述夹持机构之间;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槟榔芋杆,所述松土机构用于前后移动所述夹持机构,所述抬升机构用于抬升或降低所述夹持机构的水平位置。
本发明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完善: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松土机构包括曲柄摇杆单元以及第一电机;所述曲柄摇杆单元包括移动平台以及摇杆组件,所述摇杆组件用于在所述第一电机的驱动下前后往复移动所述移动平台;所述夹持机构固定设置于所述移动平台上。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钳手单元以及控制所述夹钳手单元的手动控制器,所述手动控制器上设有手动控制杆,所述手动控制杆用于前后移动使得夹钳手夹紧和松开;所述手动控制器上还设有多条横向卡板,所述手动控制杆向左或向右移动卡入所述多条横向卡板之间的卡板间隙,所述卡板间隙用于限制所述手动控制杆前后运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抬升机构包括上基板、下基板、电动推杆、第一支撑杆组、第二支撑杆组以及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支撑杆组以及第二支撑杆组的上下端对称铰接于所述上基板以及所述下基板;每一支撑杆组包括第一支撑杆以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互铰接;两个第一支撑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杆连接,所述电动推杆一端设置于下基板,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杆铰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推车本体两侧的第一收集箱和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一收集箱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远离所述车身底盘的表面与所述底盘所在的表面形成100°~120°夹角;所述第一收集箱与所述第二收集箱的远离所述车身底盘的表面包括多根水平设置的圆柱杆,相邻的圆柱杆的间距为50mm~60mm。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收集箱以及第二收集箱的底部与车身底盘的外侧部铰接,所述车身底盘上铰接有第一固定杆以及第二固定杆;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的顶端分别用于固定所述第一收集箱以及所述第二收集箱的上半部,并分别与所述第一收集箱以及所述第二收集箱的上半部可拆卸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推车本体上设有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手推车本体的脚轮前进或后退,所述驱动单元的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手推车本体的手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师范学院,未经宁德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813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