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柔性自动对中机械手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9663.8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35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何劲然;颜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协诚智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B65G47/90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陶红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自动 机械手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自动对中机械手,在机械手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机器人手臂的连接机构,包括控制板、缓冲板、传动机构、夹取机构,控制板与连接机构相连接,缓冲板与控制板平行设置,在控制板与缓冲板之间分别设有缓冲装置、拉杆、伺服电机,缓冲装置分别与控制板、缓冲板的相对板面相连接,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球轴承与控制板、缓冲板相连接,并且在缓冲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传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板上,夹取机构安装在传动机构上。本发明通过带球轴承的拉杆与缓冲装置的共同作用,减轻了控制板传递给缓冲板的机器人手臂启动、停止时产生的惯性力,实现了样件的快速柔性夹取、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夹取样件的机械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指一种柔性自动对中机械手。
背景技术
目前,在汽车充电桩样件组件装配中,充电桩组件尺寸大、零部件多、重量重,现有的装配线样件大多由人工送取,工作效率低、劳动力成本高,并且人工放置时由于用力不均匀,容易损坏样件的表面。随着机械设备技术领域的发展,机械手越来越多的被运用到各类领域,尤其是自动化生产线中,但目前自动化生产线所使用的机械手没有减震的功能,在样件的吊运、装配过程中,由于机械手将样件夹紧,使机械手与样件之间的连接实际形成刚性连接,这样在惯性外力的作用下会对样件造成破坏,并且在操作整个机械手时,由于样件受力的不平稳,同样也会对样件造成损坏。
因此提供一种在样件夹取过程中,能够保证样件受力平衡,使样件不被损坏的柔性机械手,是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自动对中机械手,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机械手由于与样件之间形成的连接为刚性连接,这样在惯性外力的作用下会对样件造成破坏的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柔性自动对中机械手,在机械手上设置有用于连接机器人手臂的连接机构,包括控制板、缓冲板、传动机构、夹取机构,所述控制板与连接机构相连接,缓冲板与控制板平行设置,在控制板与缓冲板之间分别设有缓冲装置、拉杆、伺服电机,缓冲装置分别与控制板、缓冲板的相对板面相连接,拉杆的两端分别通过球轴承与控制板、缓冲板相连接,伺服电机驱动传动机构,并且在缓冲板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支撑板上,所述夹取机构安装在传动机构上。
所述控制板与机器人手臂刚性连接,以控制整个柔性自动对中机械手的行程,控制板通过拉杆与缓冲板连接,并且在拉杆的两端分别装有球轴承,控制板、缓冲板与拉杆形成了平行四边形机构,此平行四边形机构能够起到变形协调的作用。同时在缓冲板与控制板之间增设了缓冲装置,缓冲装置的柔性设计,很大程度上减小了惯性外力对所夹取的样件的破坏作用。本发明通过带球轴承的拉杆与缓冲装置的共同作用,减轻了控制板传递给缓冲板的机器人手臂启动、停止时产生的惯性力,为柔性设计,保护了样件,缓冲了样件所受外力,使样件受外力干扰的程度降到最低。同时避免了人工操作产生的不利影响,实现了样件的快速柔性夹取、搬运,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劳动力成本。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螺纹旋转方向相反的左滚珠丝杆与右滚珠丝杆、螺纹连接在左滚珠丝杆上的左螺母、螺纹连接在右滚珠丝杆上的右螺母,左滚珠丝杆与右滚珠丝杆之间通过a联轴器连接成为传动丝杆,传动丝杆的两端安装在支撑板上,并且在伺服电机的转轴上通过b联轴器连接有主动同步带轮,在传动丝杆上安装有带动传动丝杆同步转动的从动同步带轮,主动同步带轮通过同步带与从动同步带轮相连接。
所述伺服电机驱动主动同步带轮,并通过同步带带动从动同步带轮转动,从动同步带轮又带动传动丝杆转动,所述右滚珠丝杆与左滚珠丝杆通过a联轴器同轴相连,因此左滚珠丝杆与右滚珠丝杆同步转动。左滚珠丝杆与右滚珠丝杆的螺纹旋转方向相反,能够实现安装在传动丝杆上的左螺母与右螺母的同步相对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协诚智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协诚智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966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