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引物、探针及试剂盒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8429.3 | 申请日: | 2017-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15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09 |
发明(设计)人: | 何洪彬;赵贵民;侯佩莉;王洪梅;何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Q1/04;C12N15/11;C12R1/01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21 | 代理人: | 王志坤 |
地址: | 250014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现场 快速 检测 多杀性巴氏 杆菌 引物 探针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侧流层析试纸条技术,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引物、探针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tocida,Pm)是引起多种畜禽巴氏杆菌病的革兰氏阴性病原菌,一般寄生于动物的上呼吸道,具有条件致病性,在某些应激条件刺激下,可引起带菌动物发生以出血性败血病或呼吸系统疾病。家畜中以牛、猪、兔、绵羊发病较多,山羊、鹿、骆驼、马、驴、犬、猫和水貂等亦可感染发病。禽类中以鸡、火鸡和鸭最易感,鹅、鸽次之。根据荚膜抗原的特异性,可将Pm分为5个血清型(A、B、D、E、F)。在我国,引起禽和猪巴氏杆菌病的主要病原是荚膜血清A型Pm,引起牛的主要为荚膜A型和B型Pm,荚膜A型主要表现为牛纤维素性化脓性肺炎,荚膜B型主要表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由于Pm可以在同种或不同种动物间互相传染,对养殖业危害严重。
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病原学诊断方法主要有细菌的分离培养、生化鉴定、动物回归试验等,这些方法费时、操作繁琐、准确率低,不适合临床快速诊断的需要。近年来PCR方法已经大量应用在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中,根据多杀性巴氏杆菌保守基因设计引物,可以诊断荚膜A、B、D、E和F 5个血清型。但由于PCR方法需要特殊的仪器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在基层条件差和技术人员匮乏的情况下,现场实地快速诊断很难实现。此外,现有的采用PCR诊断多杀性巴氏杆菌的报道中,其设计引物所依据的保守基因序列有多种,有的以多杀性巴氏杆菌毒素基因(toxA)作为保守序列设计引物(CN104073567A);有的以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的PlpB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引物(“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14年12月),而根据不同的靶标(保守基因)设计的引物序列不同,对巴氏杆菌的诊断和检测效果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选择何种靶标作为引物设计的依据也是PCR诊断多杀性巴氏杆菌的难点之一。
LAMP技术虽然可以进行核酸的恒等温扩增,但由于它的反应温度在60℃-65℃,反应时间在30-60min,仍然不能在常温下进行,并且不能对核酸粗提物的DNA样本进行直接扩增。因此,从诊断的时效性方面考虑,亟需一种可用于现场恒等温条件下的简易核酸检测技术。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技术是目前新出现的一种体外快速核酸扩增技术,在37℃左右就能发生反应,并且仅需十几分钟就能扩增出痕量级的检测产物。同时RPA可以完成核酸粗提物的扩增,它可以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荧光扩增曲线和侧流层析试纸条(Lateral Flow Dipstick,LFD)三种方式检测结果,这三种方式的引物与探针反应原理是不同的。基本的RPA扩增只需上下游引物,产物通过凝胶电泳检测,而RPA-nfo和RPA-exo反应,是通过不同的探针结合到模板互补链后再通过核酸内切酶IV(nfo)和核酸内切酶III(exo)切割掉3'端阻止序列,这两种方法分别通过LFD(nfo)和实时荧光(exo)两种不同的手段检测结果。凝胶电泳和荧光扩增曲线法仍然依赖实验室和特殊仪器设备,而LFD是一种无需特殊仪器可用于现场的检测方法。将RPA技术与LFD技术结合,通过LFD读取结果,既不要求特殊仪器设备,也无需复杂的样品处理,借助恒温水浴锅用LFD就可以通过肉眼观察结果。
但RPA技术属于新兴的核酸扩增技术,其应用并不十分普遍,其主要技术难点在于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的设计和筛选,而引物/探针的设计和选择对RPA-nfo的结果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并没有像PCR扩增技术那样专门的引物/探针的设计软件,也没有较多的文献和试验数据提供技术依据。经相关检索,目前还未有针对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RPA-LFD检测的相关报道。
综上,对于多杀性巴氏杆菌的RPA-LFD检测,目前尚无明确可借鉴的思路和结果,还需要技术人员做大量和深入的研究。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引物、探针及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引物和探针组合,包括RPA-nfo正向引物、反向引物和RPA-nfo探针;其RPA-nfo正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反向引物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其RPA-nfo探针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
具体序列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师范大学,未经山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8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