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硬型高炉炉缸修复料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4207.4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09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范咏莲;高栋;唐勋海;张雯文;张君博;徐自伟;郑江;张正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纽维逊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66 | 分类号: | C04B35/66 |
代理公司: | 北京鸿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7 | 代理人: | 陈英俊;杨桦 |
地址: | 10008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硬型 高炉 修复 料及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硬型高炉炉缸修复料,包括:固体料、外加剂和结合剂,所述固体料包括刚玉颗粒和/或细粉、碳化硅颗粒和/或细粉、碳素添加剂以及复合超微粉,所述外加剂包括分散剂和促凝剂。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快硬型高炉炉缸修复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修复料是自流型和快硬型,可紧贴炉缸碳砖支模泵送浇注,浇注体与碳砖紧密贴合,施工快速简便,且修复料硬化快,能有效缩短四分之一的施工周期,修复后的炉缸结构整体性好,没有砖缝存在,致密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耐火材料技术领域,涉及高炉炉缸修复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高炉炉缸修复的快硬型泵送自流修复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自从炉身炉腹采用铜冷却壁之后,高炉长寿的薄弱环节已从炉身中下部、炉腰、炉腹转移到炉缸部位。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国内就有50多座大型高炉炉缸发生了烧穿事故,国外也有10多座高炉发生了烧穿事故,有很多甚至发生在炉役初期,有的甚至开炉不到1年。同时国内有许多高炉在开炉不久还出现炉缸侧壁温度大幅度上升的现象,严重威胁着高炉的安全生产和一代炉役寿命。经研究分析,目前高炉普遍采用的砌砖或陶瓷杯的炉缸结构,不仅制品需提前定制,施工时间长,而且各部位砌体的砖缝厚度对高炉长寿的影响较大,一般炉缸侵蚀都是从砌体缝隙开始,而且炉缸修复时很难解决陶瓷杯与残余炭砖间的契合问题。这些生产隐患的存在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应当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方面问题。
发明内容
高炉炉缸整体浇注修复技术应运而生,施工采用连续泵送方式,材料采用溶胶结合,无自由水,可快烘防爆;施工体具有整体性好、强度高、耐渣铁侵蚀等特点;为缩短炉缸检修时间,延长使用寿命,提供了可靠保障。鉴于炉缸是泵送分层浇注,所以材料首先要有自流性,便于施工;其次材料的硬化时间应在具有可施工时间的基础上尽量快硬产生强度,利于缩短工程期,提高施工效率和创造工程效益。
因此,本发明是针对高炉炉缸整体浇注修复技术研发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硬型高炉炉缸修复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修复料是自流型和快硬型,可紧贴炉缸碳砖支模泵送浇注,浇注体与碳砖紧密贴合,施工快速简便,且修复料硬化快,能有效缩短四分之一的施工周期;修复后的炉缸结构整体性好,没有砖缝存在,致密性高。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快硬型高炉炉缸修复料,固体料、外加剂和结合剂,所述固体料包括刚玉颗粒和/或细粉、碳化硅颗粒和/或细粉、碳素添加剂以及复合超微粉,所述外加剂包括分散剂和促凝剂。
其中,所述固体料组份以重量百分比计,
所述刚玉颗粒和/或细粉62%~72%;
所述碳化硅颗粒和/或细粉15%~23%;
所述碳素添加剂1%~3%;
所述复合超微粉8%~12%;
优选地,所述刚玉颗粒或细粉中AL2O3含量≥94%;所述刚玉颗粒粒度为5~8mm、3~5mm、1~3mm、0~1mm的组合;所述刚玉细粉粒度≤0.088mm;所述刚玉颗粒粒度大于1mm的原料占所述固体料总重量的40%~52%。
优选地,所述碳化硅颗粒或细粉中SiC含量≥95%;所述碳化硅颗粒粒度≤1mm;所述碳化硅细粉粉料粒度≤0.088mm。
优选地,所述碳素添加剂为球沥青颗粒,所述球沥青颗粒的软化点≥90℃;所述球沥青颗粒粒度≤1mm。
优选地,所述复合超微粉包括活性SiO2粉和α-Al2O3粉,所述复合超微粉粒度≤5μm;其中,所述活性SiO2粉的SiO2含量≥90%,所述α-Al2O3粉的Al2O3含量≥9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纽维逊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北京纽维逊建筑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420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螺旋压紧顶伸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翻转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