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GSP算法翻译四川口音和意大利语的同传箱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3404.4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30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邱念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本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L15/06 | 分类号: | G10L15/06;G10L15/16;G10L15/187;G10L15/19;G10L15/34;G10L25/30;G06F17/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意大利语 翻译 云端 存储 算法 人工智能 发音规则 信息库 大数据 语法 数据库 音频输出耳机 云计算中心 人工翻译 音频输入 准确率 线缆 话筒 疲劳 语音 汉语 会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GSP算法翻译四川口音和意大利语的同传箱,包括:1)同传箱主体部分、2)同传箱线缆及音频输入话筒和音频输出耳机、3)云端存储的四川口音音频大数据信息库、4)云端存储的意大利语语音大数据信息库、5)云端存储的汉语语法及发音规则数据库、6)云端存储的意大利语语法及发音规则数据库、7)云计算中心搭载的GSP算法人工智能模块,七个模块构成;用于为大型国际会议提供人工智能的同传翻译,且能够识别中国用户的四川口音和意大利语,翻译的准确率高,且比人工翻译更稳定,不会随着会议时间的延长导致翻译人员疲劳而产生的翻译错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人工智能作为会议翻译工具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GSP算法翻译四川口音和意大利语的同传箱。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国际会议对同传翻译的需求越来越多,对翻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国际会议会场,翻译人员坐在密闭的同传箱内,由于空间相对狭小密闭,翻译工作的脑力劳动强度大,不仅考验翻译人员的业务水平,更考验翻译人员的身体素质,特别是会议持续时间较长,需要持续不断地提供同传翻译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翻译人员疲劳缺氧,而导致翻译的准确率降低;若会议现场的发言者有四川口音,对于不了解四川话的国外同传翻译人员,翻译难度将更大,翻译出错率将更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GSP算法翻译四川口音和意大利语的同传箱,能够替代高薪资的高级同传翻译,为用户提供不会因为翻译时间长而因疲劳导致的翻译错误,RBH神经网络翻译模型不仅翻译速度快,且能够识别用户的四川口音,特别适用与大型国际会议的翻译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一种基于GSP算法翻译四川口音和意大利语的同传箱,其特征在于,包括1)同传箱主体部分、2)同传箱线缆及音频输入话筒和音频输出耳机、3)云端存储的四川口音音频大数据信息库、4)云端存储的意大利语语音大数据信息库、5)云端存储的汉语语法及发音规则数据库、6)云端存储的意大利语语法及发音规则数据库、7)云计算中心搭载的GSP算法人工智能模块,七个模块构成;用于为大型国际会议提供人工智能的同传翻译,且能够识别中国用户的四川口音和意大利语,翻译的准确率高,且比人工翻译更稳定,不会随着会议时间的延长导致翻译人员疲劳而产生的翻译错误。
GSP算法人工智能模块工作的流程是:先将云存储的各个翻译数据库输入云计算中心的GSP算法模型中进行人工智能的翻译训练,待训练完成后,将GSP模型通过网络与国际会议会场上的同传箱进行连接;会议开始后,坐席上人员通过话筒发出四川口音的音频或意大利语音频,该音频数据经线缆传输至同传箱后,经光纤传输至云计算中心的GSP算法翻译模块,进行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与翻译,再将翻译数据以音频形式同步传回同传箱,最后经线缆传输至会场坐席上用户的耳机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本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本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4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