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测量分子中所有氢-氢耦合常数的核磁共振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73095.0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426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0 |
发明(设计)人: | 林雁勤;曾庆;陈金永;林良杰;陈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张迪 |
地址: | 361000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耦合常数 测量分子 核磁共振 耦合 采样点 翻转 施加 空间位置信息 采样模块 磁场梯度 磁化矢量 方向磁场 方向旋转 化学位移 空间位置 同一层 测量 移动 表现 | ||
1.一种测量分子中所有氢-氢耦合常数的核磁共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样品的核磁共振一维谱;
2)测量样品的90度硬脉冲的脉冲宽度;
3)确定样品的一维氢谱的频率范围;
4)以样品的一维氢谱的频率范围的中心频率作为软脉冲的激发中心,根据一维氢谱的谱峰间隔确定软脉冲宽度,测量样品的180度软脉冲的功率;
5)确定空间编码梯度Ge,满足γ*Ge*L>SW1D,其中γ是氢核的旋磁比,L是样品的可检测长度,SW1D是样品一维氢谱的谱宽;
6)确定梯度Ga,满足γ*Ga*L≤SW,其中SW是采样频率,同时满足γ*Ga*L>>SW1D;
7)确定梯度Gp;所述梯度Gp用于补偿空间编码梯度Ge造成的散相并使回波中心位于采样窗口的中心;所述梯度Gp的面积等于梯度Ge的面积加上正的采样梯度Ga的面积的一半,且与之符号相反;
8)根据样品一维氢谱的谱宽确定采样窗口的持续时间Ta,满足1/(2*Ta)≥SW1D;
9)确定采样窗口的循环次数N;
10)使用所测90度硬脉冲作为脉冲序列的激发脉冲;
11)将采样点设置在90度硬脉冲后的一个固定时间Δ;所述的固定时间Δ根据谱图间接维所需的数字分辨率决定,即
Δ≥t1max/2=1/(2*ν1),
并且所述固定时间Δ在信号的有效弛豫时间以内;其中,t1max为间接维演化时间t1的最大值,ν1为谱图间接维的数字分辨率;
12)使用所测得的180度软脉冲并同时施加确定空间编码梯度Ge,随间接维演化时间t1的变化,在激发脉冲和采样点之间进行移动;然后施加梯度Gp,最后使用EPSI模块循环N次采集核磁共振波谱信号;
所述EPSI模块包括正负切换的梯度Ga和-Ga,并在施加梯度的同时进行采样,其在一个梯度下的采样时间为Ta;
13)对于每个演化时间t1,把每个正梯度下采集的数据分离出来排成二维矩阵,从而将得到三维数据进行三维傅里叶变换,再取出特定层面对应的二维谱,得到分别对于所有氢的耦合网络的二维谱,然后分别测出它们的J耦合常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测量分子中所有氢-氢耦合常数的核磁共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窗口的循环次数N是根据直接维所需的数字分辨率来确定,N=SW1D/ν2,其中ν2是直接维的数字分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309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反式七元瓜环iQ[7]的应用
- 下一篇:恒温箱测试治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