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轧机辊缝测量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72192.8 | 申请日: | 2017-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1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猛;卫卫;石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58 | 分类号: | B21B37/5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轧机 测量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轧机辊缝测量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万能轧机朝着紧凑式结构、全液压压下机架、液压辊缝控制技术HGC、自动厚度控制AGC等先进技术方向发展,生产出的轧件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等优点。常用的AGC、HGC的控制系统采用液压伺服控制系统,水平辊采用两个液压缸进行控制,在调节缸柱塞端安装有压力传感器、缸内安装有位移传感器,以精确测量活塞杆的实际位移。目前市场上万能轧机的名义辊缝实际值由这些位移传感器监测的活塞杆的实际位置和机械结构几何尺寸通过轧机弹跳方程计算得到,即实际辊缝值=原始辊缝值+轧制力/机座刚度。但是这种方法的实际辊缝不是直接测量得到,而是与轧制力和机座刚度计算而来,通常轧制力和机座刚度很难得到非常准确的值,因此此种计算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差。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直接测量轧机辊缝并以此准确控制轧机辊缝的轧机辊缝测量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轧机辊缝测量控制方法,所述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预摆原始辊缝后,进行轧制;
(2)轧制过程中,将轧件通过辊缝时传感器将辊缝的宽度信号P0、上下轧辊的位移信号h1和h2反馈至控制器;
(3)控制器根据宽度信号P0、位移信号h1和h2通过综合运算分析出上下轧辊的位移偏差信号△h1和△h2;
(4)将分析出的偏差信号△h1和△h2分别经AGC和HGC输入至伺服阀,推动上下轧辊,得到实际辊缝hf;
(5)测量实际辊缝hf并与预期轧件厚度h作比较,
若实际辊缝hf与预期轧件厚度h相等,则结束测量;
若实际辊缝hf与预期轧件厚度h不相等,则返回至步骤(2)。
较佳的,所述预摆原始辊缝包括以下步骤:
(1)空载时给定原始辊缝hf1及原始辊缝信号S0;
(2)将信号S0经过控制器、AGC和HGC后输入至伺服阀内控制上下轧辊运动;
(3)将上下轧辊运动后的辊缝位置信号反馈给控制器,得到偏差信号△h3和△h4;
(4)将得到的偏差信号△h3和△h4经放大器输入至伺服阀,得到实际辊缝hf2,判断实际辊缝hf2是否等于给定原始辊缝hf1;
若实际辊缝hf2等于给定原始辊缝hf1,则预摆辊缝到位;
若实际辊缝hf2不等于给定原始辊缝hf1,则重新给定原始辊缝hf1及原始辊缝信号S0。
较佳的,所述步骤(3)的具体步骤为:
控制器根据接收到的宽度信号P0并运算出轧机辊缝的实际位移信号h01和h02,控制器将实际位移信号h01和h02与测量的位移信号h1和h2做差值运算得到上下轧辊的偏差信号△h1和△h2。
较佳的,还包括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轧制过程中对两端负载辊缝进行同步运动控制。
较佳的,所述轧制过程中对两端负载辊缝进行同步运动控制的具体步骤:
(1)设定阈值;
(2)判定两侧的辊缝的宽度信号差值是否大于设定阈值;
若左侧辊缝的宽度信号减去右侧辊缝的宽度信号差值△hf1大于设定阈值,调节右侧辊缝变大至差值△hf1小于设定阈值;
若右侧辊缝的宽度信号减去左侧辊缝的宽度信号差值△hf2大于设定阈值,调节左侧辊缝变大至差值△hf2小于设定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72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轧制金属复合板的人字波纹轧辊
- 下一篇:一种带钢成材率的获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