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凸轮磨削装置和凸轮磨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5855.3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832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井上胜晴;水谷吉宏;阿部田乡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捷太格特 |
主分类号: | B24B19/12 | 分类号: | B24B19/12;B24B51/00;B24B47/20;B24B41/06;B24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苏琳琳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凸轮 磨削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凸轮磨削装置和凸轮磨削方法。在共用面设定工序(S11)中求取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共用面,在第一凸轮磨削工序(S14)之后,在第一共用面磨削工序(S15)中在使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旋转的同时使砂轮从第一凸轮横向移动得与第二凸轮对应上,磨削共用面,在第二磨削工序(S16)之后,在第二共用面磨削工序(S17)中在使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旋转的同时使砂轮从第二凸轮横向移动得与第一凸轮对应上,磨削共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凸轮磨削装置和凸轮磨削方法。
背景技术
内燃机的气缸的进气和排气通过气门的开阀动作进行。该气门的开阀动作通过旋转的凸轮的动作来进行。
有关气门的开阀动作,从提高内燃机的输出等观点出发,在内燃机低速旋转时和高速旋转时实施不同的开阀动作控制。
作为其控制装置的之一,有德国专利发明第10333916号说明书所示的装置,作为使气门做动作的凸轮,设置低速用的第一凸轮和高速用的第二凸轮,并根据内燃机的转速,适当地选择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实施气门的开阀控制。在该情况下,对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的切换选择通过气门的挺杆与第一凸轮、和挺杆与第二凸轮在轴向上相对接触移动来进行。
图21~图23是表示低速用的第一凸轮112和高速用的第二凸轮114 的配置关系的概略图。由该概略图可见,通常,低速用的第一凸轮112 的最大升程量被设定得小,高速用的第二凸轮114的最大升程量被设定得大于第一凸轮112。另外,关于两凸轮112、114的相位,相对于旋转方向(图21的逆时针方向),高速用的第二凸轮114的相位早于低速用的第一凸轮112,即,气门的开阀动作进行得早。因此,如图21所示,高速用的第二凸轮114的最大升程量的相位和低速用的第一凸轮112的最大升程量的相位为相互错开的相位关系。
如图22和图23所示,低速用的第一凸轮112和高速用的第二凸轮 114在轴向上邻接配设。即,凸轮被配设为复合凸轮110。在该情况下,低速用的第一凸轮112和高速用的第二凸轮114都是,与相位对应地在前述的升程量方向上变化的凸轮轮廓以外的部分,即基圆部,以从凸轮旋转轴线起算的固定的半径r形成。这两者的基圆部重合的固定的角度范围成为共用面C。在该共用面C的范围中,进行前述的挺杆与第一凸轮112之间、和挺杆与第二凸轮114之间的相对接触移动。
针对由低速用的第一凸轮112和高速用的第二凸轮114构成的复合凸轮110的凸轮磨削,在凸轮磨削装置中,通常通过砂轮T(参照图22 和图23)来进行。可以考虑对该复合凸轮110的磨削使用日本特开平 4-13560号公报的磨削方法,在对第一凸轮112和第二凸轮114中的一个凸轮进行切入磨削之后,对另一个凸轮进行切入磨削。
例如,图22和图23示出了首先实施对低速用的第一凸轮112的磨削、之后实施对高速用的第二凸轮114的磨削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基于预先设定的低速用的第一凸轮112的凸轮升程数据,由砂轮T实施对第一凸轮112的磨削。对第一凸轮112的磨削使得在第一凸轮112的靠第二凸轮114侧形成磨削残部Wd。之后,使砂轮T移动至与高速用的第二凸轮114对应的位置,基于预先设定的高速用的第二凸轮114的凸轮升程数据,由砂轮T磨削第二凸轮114。对第二凸轮114的磨削使得在第二凸轮114的靠第一凸轮112侧形成磨削残部We。就这样,由凸轮磨削装置磨削复合凸轮110。
在所述的凸轮磨削装置的砂轮T对复合凸轮110的磨削中,如图23 所示,存在在第一凸轮112和第二凸轮114的共用面C的范围内的第一凸轮112和第二凸轮114的边界线上产生磨削残留的磨削残部Wd、We 的问题。为了便于理解,图22和图23所示的磨削残部Wd、We的图示被夸张地表示。具体而言,磨削残部Wd、We是几μm左右的大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捷太格特,未经株式会社捷太格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58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