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铸电渣生产4Cr5MoSiV1模具用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4615.1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79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勇;卢秉军;阚开;李锡峰;宋满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3/04 | 分类号: | C22C33/04;C22C38/22;C22C38/24;C22C38/02;C22C38/04;C22B9/18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杨群 |
地址: | 117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铸电渣 生产 cr5mosiv1 模具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钢种生产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连铸电渣生产4Cr5MoSiV1模具用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电弧炉冶炼钢水、钢包精炼炉精炼钢水、真空脱气炉精炼钢水、连铸235mm×265mm中方坯、电渣重熔、加热轧制、退火,所述步骤中的钢水成分按质量百分比计控制为C:0.37~0.43%、Mn:0.30~0.50%、Si:0.90~1.20%、P:<0.025%、S:0.010%、Cr:4.80~5.50%、Mo:1.20~1.50%、V:0.90~1.10%、Cu:<0.25%、Ni:<0.25%,余量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采用连铸中方坯+电渣重熔+以轧代锻工艺,制造生产4Cr5MoSiV1模具用钢,既保证了4Cr5MoSiV1模具用钢的各项综合力学性能,又提高了4Cr5MoSiV1模具用钢的成材率,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种生产方法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连铸电渣生产4Cr5MoSiV1模具用钢的方法。
背景技术
模具钢材是模具加工制造业中的重要材料,其直接影响模具加工、模具质量以及产品质量。用模具加工成型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节约材料和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应用范围极其广泛。热作模具钢是一类重要的模具材料,由于热作模具是在高温下长时间工作的,随着服役时间的延长其组织将发生变化,性能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因此,这就要求热作模具钢具有良好的强韧性、冷热疲劳性能及高温热稳定性等。
4Cr5MoSiV1相当于ASTM中的H13、DIN标准中1.2344、JIS标准中的SKD61、ISO中的40CrMoV5等牌号,是既可用于热锻模具,又可用于热挤压模具,还可以用于压铸模具的中合金热作模具钢。其中4Cr5MoSiV1钢作为模具用钢的典型钢种,在模具加工制造业中得到了长足地发展和广泛地应用。4Cr5MoSiV1钢是一种5%Cr系中的中碳合金热作模具钢,其被大量地应用于热锻模具加工领域。该4Cr5MoSiV1钢具有优异的韧性和良好的冷热疲劳性能,其在600℃工作条件下与室温下的机械性能基本相同,适合用于制造工作温度为600℃,对韧性和塑性都具有较高要求的模具。4Cr5MoSiV1最早由美国在上世下半叶开发,由于其具有十分优异的淬透性,以及韧性好、耐磨性高、抗热疲劳好等特点,在热作模具钢中,4Cr5MoSiV1钢的综合性能表现十分突出,因此,它迅速被生产厂家所接受并成为主流热作模具钢,并陆续被世界各发达国家所采用。4Cr5MoSiV1钢的主要特性是:具有高的淬透性和高的韧性;优良的抗热裂能力,具有中等耐磨损能力,热处理的变形小,中等和高的切削加工性,中等抗脱碳能力。
基于上述的钢种特性,国内外都正在努力探究和拓展制造方法,以获得具有较低冶炼成本、合金化最合理的、具有最佳组织结构及优良综合性能的4Cr5MoSiV1钢。目前4Cr5MoSiV1钢的现有生产工艺主要有以下3种:
(1)电炉(转炉)→炉外精炼→模铸→锻打→热处理,是最为传统的一种方式。自80年代以来,国内大部分特殊钢厂都采用这种方法,它是较为传统的一种工艺模式。
(2)电炉→炉外精炼→模铸→初轧棒材→热处理,这种生产工艺采用以轧代锻工艺使得生产能耗降低较多,同时生产收得率也有所提高。
(3)电炉→炉外精炼→模铸→电渣重熔→锻打→热处理,这样的工艺通常是为了生产纯净度要求更高、致密度、综合性能均匀以及偏析程度较好的用途材料,其也是目前世界上公认生产高品质H13模具用钢最广泛的工艺流程。
但是,上述三种生产工艺都存在较多缺点。第一,通过模铸工艺生产钢锭,4Cr5MoSiV1模具用钢的成材率受到一定限制;第二,通过锻造方式来生产4Cr5MoSiV1模具用钢,虽然可以有效地改善钢坯内部组织,但是锻造方式的生产效率较低,并且成品模具用钢的尺寸精度不高;第三,模铸+电渣重熔钢锭生产的高端用途产品,其生产成本较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本钢板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46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