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模块化阵列装配机器人部件单元的方法及其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64145.9 | 申请日: | 2017-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60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刘彬;陈琦;许壮志;徐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星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9/08 | 分类号: | B25J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湖***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阵列 装配 机器人 部件 单元 方法 及其 | ||
1.一种模块化阵列装配机器人部件单元的方法,机器人部件单元由多组机器人部件组成,并且每组机器人部件均由部件一(2)与部件二(5)配合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将多个所述部件一(2)阵列装配成阵列组一(1);
2)将多个所述部件二(5)阵列装配成阵列组二(4);
3)将所述阵列组一(1)与阵列组二(4)进行匹配组合以形成所述机器人部件单元;
其中,所述部件一(2)的下方设置有上识别块(3),所述部件二(5)的上方设置有下识别块(6);在所述上识别块(3)能够与所述部件二(5)属于同一所述机器人部件的情况下,所述上识别块(3)与所述下识别块(6)能够相互匹配识别;在所述上识别块(3)能够与所述部件二(5)分别属于不同所述机器人部件的情况下,所述上识别块(3)与所述下识别块(6)之间相互排异;所述上识别块(3)包括上壳(31)和位于所述上壳(31)内的上识别部,所述下识别块(6)包括下壳(61)和位于所述下壳(61)内的下识别部;所述上壳(31)与下壳(61)之间能够互相套设,所述上识别部能够与所述下识别部之间能够互相匹配;所述上识别部包括两个上支撑条(32),所述部件一(2)上开设有通槽,所述上壳(31)罩设于所述通槽的下方,所述上支撑条(32)的中部轴接于所述通槽内,所述上支撑条(32)的底部延伸至所述上壳(31)的内部,所述上支撑条(32)的顶部延伸出所述部件一(2)的顶部;两个所述上支撑条(3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4),所述上支撑条(32)的底部的外缘设置有上卡块(33);
所述下识别部包括两个下支撑条(62),所述部件二(5)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下壳(61)罩设于所述固定槽的上方,所述下支撑条(62)的中部轴接于所述固定槽内,所述下支撑条(62)的顶部延伸至所述下壳(61)的内部,所述下支撑条(62)的底部延伸出所述部件二(5)的底部;两个所述下支撑条(62)的底部之间设置有拉伸弹簧(64),所述下支撑条(62)的顶部的内缘设置有下卡块(63);
其中,所述两个上支撑条(32)能够延伸至所述两个下支撑条(62)之间,并且,所述上卡块(33)能够卡扣固定于所述下卡块(63)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阵列装配机器人部件单元的方法,其中,在步骤1)和步骤2)中,相邻的两个所述部件一(2)之间和/或两个所述部件二(5)之间的连接关系为:通过卡扣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部件一(2)或者两个所述部件二(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阵列装配机器人部件单元的方法,其中,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部件一(2)中,其中一者的侧部设置有凹槽,另一者的侧部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能够卡扣于所述凹槽内;
并且/或者,在相邻的两个所述部件二(5)中,其中一者的侧部设置有凹槽,另一者的侧部设置有凸条,所述凸条能够卡扣于所述凹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阵列装配机器人部件单元的方法,其中,在相互匹配的一组所述上壳(31)与下壳(61)中,所述上壳(31)与下壳(61)的结构为空心圆柱体或空心棱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化阵列装配机器人部件单元的方法,其中,所述上卡块(33)与下卡块(63)均为斜劈结构。
6.一种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由多个所述的机器人部件单元组成,所述机器人部件单元通过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模块化阵列装配机器人部件单元的方法装配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星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芜湖星途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6414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制药用倒料机械手
- 下一篇:蜂窝结构陶瓷内表面改性的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