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9958.9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1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4 |
发明(设计)人: | 徐权;宋哲;张琴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9/00 | 分类号: | H04L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型 忆阻蔡氏 混沌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该电路对经典蔡氏电路的蔡氏二极管仅用一个运算放大器U和三个电阻代替,简化了电路的复杂程度。并且将经典蔡氏电路中的耦合电阻替换为忆阻器,构建了一种新型混沌信号发生器。
背景技术
混沌是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所具有的一类复杂动力学行为,它是确定性非线性系统的内在随机性。近几十年,混沌科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混沌的研究不仅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而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混沌经过几十年发展的今天,在生物,力学,数据保密,电力电子等诸多领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蔡氏电路的实验电路制作简单,对于蔡氏电路的研究与改进一直是非线性科学的重要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其结构如下:一种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简化蔡氏二极管、忆阻M、电容C1、C2、电感L1;其中电容C1的正极端与忆阻M负极端相连(记做1端),电容C1的负极端与电容C2的负极端负极端相连(记做1′端),1′接地;电感L1与电容C2并联;蔡氏二极管的正负极分别与1端,1′端相连。所述的简化蔡氏二极管包括运算放大器U和三个电阻R1,R2,R3,运算放大器U的正相输入端接于1端。电阻R3的一端接地1′,另一端接在运算放大器U的反相输入端;电阻R1的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的反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在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电阻R2的一端接运算放大器U的正相输入端,另一端接在运算放大器U的输出端。所述的忆阻M包括电感L2;二极管D1,D2,D3,D4构成的二极管桥;电阻R0。二极管桥与电感L2及R0构成忆阻M。电感L1的负极与电容C2正极相连,并接到忆阻M的正极。电容C1的正极,忆阻M的负极接于1端。二极管D1的负极与二极管D4的正极相连记作a端,二极管D1的正极与二极管D2的正极相连记作b端,二极管D2的负极与二极管D3的正极相连记作c端,二极管D3的负极与二极管D4的负极相连记作d端,b端串联电感L2,电阻R0接到d端。
所述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主电路如图1所示含有四个状态变量,分别为电容C1两端的电压v1,电容C2两端的电压v2,电感L1的电流i3,电感L2的电流i4。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设计的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在经典蔡氏电路中用忆阻替换的耦合电阻,可以作为一种新型混沌信号发生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方案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改进型忆阻蔡氏混沌电路;
图2广义二极管桥忆阻电路;
图3状态变量v1(t)–v2(t)平面数值仿真相轨图;
图4状态变量v1(t)–i4(t)平面实验验证图;
图5状态变量v1(t)–i4(t)平面数值仿真相轨图;
图6状态变量v1(t)–i4(t)平面实验验证图;
图7状态变量v2(t)–i3(t)平面数值仿真相轨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9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