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弥罗松酚及其类似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抗菌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9043.8 | 申请日: | 2017-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234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汤杰;肖春梅;杨财广;杨腾;倪腾凤;仇文卫;姚垠青;王李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C49/83 | 分类号: | C07C49/83;C07C45/64;C07C37/20;C07C37/00;C07C39/17;C07C39/23;C07C39/42;C07C201/08;C07C205/25;C07C213/02;C07C215/88;C07C49/747;A61P3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弥罗松酚 及其 类似物 制备 方法 抗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1.一种(±)-弥罗松酚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弥罗松酚类似物如式(6)、(7)、(10)、(12)、(10-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以化合物(1)为原料,经酯化反应、傅克酰基化反应、水解反应、脱水反应,得到化合物(5);
化合物(5)经脱甲基反应得到式(6)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进一步进行格氏反应得到式(7)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
或,化合物(5)经硼氢化还原反应得到化合物(8),化合物(8)经脱羟基反应得到化合物(9),进一步进行脱甲基反应得到如式(10)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或化合物(8)经脱水反应得到化合物(11),进一步进行脱甲基反应得到式(12)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
或,化合物(5)经格氏反应得到化合物(8-1),再经脱羟基反应得到化合物(9-1),进一步进行脱甲基反应得到式(10-1)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
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过程如路线(1)所示:
其中,R6选自氢原子、C1~C20烷基;R7选自氢原子、C1~C20烷基。
2.一种(±)-弥罗松酚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弥罗松酚类似物如式(1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原料化合物(1)经脱水反应、还原反应、脱甲基反应得到如式(15)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过程如路线(2)所示:
3.一种(±)-弥罗松酚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弥罗松酚类似物如式(18)、(19)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化合物(14)与酰化试剂进行酰基化反应得到化合物(16),再经硼氢化还原反应得到化合物(17),然后进行脱羟基反应得到式(18)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进一步经脱甲基反应得到如式(19)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过程如路线(3)所示:
其中,R8选自氢原子、C1-C20烷基。
4.一种(±)-弥罗松酚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弥罗松酚类似物如式(25)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化合物(14)经卤代反应得到化合物(24),再经脱甲基反应,得到式(25)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过程如路线(4)所示:
其中,R9为卤素。
5.一种(±)-弥罗松酚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弥罗松酚类似物如式(28)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化合物(16b)经拜耳魏立格氧化反应,得到化合物(26),再经水解反应得到化合物(27),进一步进行脱甲基反应得到式(28)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过程如路线(5)所示:
6.一种(±)-弥罗松酚类似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弥罗松酚类似物如式(29)、(30)所示,所述方法包括:式(15)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与K10.Cu(NO3)2发生硝化反应得到式(29)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进一步采用钯碳加氢还原得到式(30)所示的(±)-弥罗松酚类似物;所述制备方法的反应过程如路线(6)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90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