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及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5878.6 | 申请日: | 2017-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8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何涛;项羽;王艳红;刘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F9/6574 | 分类号: | C07F9/6574;C08G73/02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4101 | 代理人: | 乔恒婷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dopo 及其 聚合物 制备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机高分子材料单体及其聚合物,具体地说是一种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及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二、背景技术
苯并噁嗪树脂是在传统酚醛树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热固性树脂,一般由酚、胺和多聚甲醛合成得到,是含有氧原子和氮原子的六元杂环体系,最初是Holly和Cope在研究Mannich反应中发现的。它不仅具有传统酚醛树脂的耐高温、阻燃、良好的介电性能以及力学性能,还具有合成工艺简单、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以及残炭率高、Tg高、尺寸稳定性好,固化过程不需要催化剂,吸水性低和很强的分子设计性等众多优点。苯并噁嗪树脂的这些优点,使其在模压及注塑制品、新型高性能涂料、粘合剂、电子、航空航天、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其他工业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但是由于苯并噁嗪自身分子结构的一些特点,致使苯并噁嗪树脂有一定的缺点,如缺少耐热、阻燃性基团,从而使得树脂的高温性能受到了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苯并噁嗪树脂的应用和发展。
为改善苯并噁嗪树脂的性能,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1、根据分子的特点,采用不同的酚源或胺源,合成出不同结构的苯并噁嗪树脂;2、添加无机纳米粒子改性,使其均匀地分散在苯并噁嗪树脂基体中,改善树脂的耐热性能;3、共混或共聚改性,将其他热固性树脂预聚体或热塑性的树脂与苯并噁嗪共混,改善苯并噁嗪树脂的性能;4、制备新型的苯并噁嗪树脂。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及其聚合物的制备方法,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分子设计优化苯并噁嗪单体的结构,以提高苯并噁嗪树脂的耐热性能。
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是一种新型阻燃剂中间体,其结构中含有P-H键,对烯烃、环氧键和羰基极具活性,可反应生成许多衍生物。DOPO及其衍生物由于分子结构中含有联苯环和菲环结构,特别是侧磷基团以环状O=P-O键的方式引入,比一般的、未成环的有机磷酸酯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高,阻燃性能更好。
本发明首先以DOPO和双酚A-双苯并噁嗪进行反应,合成了反应中间体含双DOPO的双酚A,再用其与苯胺、多聚甲醛反应,合成了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该新型苯并噁嗪一方面既保持了苯并噁嗪中原有的优良特性,另一方面,引入了两个含磷基团又提高了树脂的耐热特性。制得的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可以按照一定的升温程序进行开环聚合,最终可以得到相应的聚合物。
本发明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的结构式为:
本发明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8-10g双酚A-双苯并噁嗪和有机溶剂加入反应器中,搅拌0.5-1小时后向反应器中加入8-10g DOPO,在氮气保护下于60-90℃搅拌反应10-12小时,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收集沉淀物,于80℃真空干燥后得到反应中间体含双DOPO的双酚A;
所述双酚A-双苯并噁嗪的结构式为:
所述反应中间体含双DOPO的双酚A的结构式为:
反应过程示意如下:
2、将1-3g苯胺、1-3g多聚甲醛和有机溶剂加入三口烧瓶中,搅拌0.5-1小时后向三口烧瓶中加入8-10g反应中间体含双DOPO的双酚A,在氮气保护下于60-90℃搅拌反应20-24小时,反应结束后用去离子水洗涤,过滤收集沉淀物,于80℃真空干燥后得到目标产物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
反应过程示意如下:
步骤1和步骤2中的有机溶剂选自四氢呋喃、氯仿、无水乙醇或二氧六环。
本发明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聚合物的结构通式如下:
本发明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聚合物的制备过程如下:
将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置于陶瓷坩埚内,将陶瓷坩埚鼓风干燥箱中,升温固化后即可获得含双DOPO的双酚A-双苯并噁嗪聚合物;
升温固化程序设置为:依次升温至80℃保温2h、升温至100℃保温2h、升温至120℃保温2h、升温至150℃保温2h、升温至180℃保温2h、升温至210℃保温1h、升温至240℃保温1h。
反应过程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587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