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压沉箱下沉阶段可调节气囊装置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3962.4 | 申请日: | 2017-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9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袁芬;李耀良;李吉勇;杨宇波;朱德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3/04 | 分类号: | E02D23/04;E02D2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王晶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压 沉箱 下沉 阶段 调节 气囊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气压沉箱下沉阶段可调节气囊配套装置,包括气囊(1)、充气管(2)、套管(3)、气压控制阀(6)、充气控制系统(7),其特征在于:沉箱底板(8)内预埋若干个套管(3),每个套管(3)内插入充气管(2),沉箱底板(8)下部与基底之间设有气囊(1),气囊(1)与沉箱底板(8)下方充气管(2)相连,沉箱底板(8)上方的充气管(2)通过气压控制阀(6)与充气控制系统(7)相连,由充气控制系统(7)及气压控制阀(6)给气囊(1)充气,使气囊(1)上部顶升沉箱底板(8),下部由基底支撑,通过气囊(1)的压力提升与降低沉箱底板(8)标高,自主控制沉箱底板(8)下沉速度,确保沉箱底板(8)下沉工况安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沉箱下沉阶段可调节气囊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3)与沉箱底板(8)上下端面交接处设置密封圈(4);套管(3)周边焊接止水环(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压沉箱下沉阶段可调节气囊配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采用横躺或竖立支撑方式,用于不同规模及工作室高度要求的沉箱。
4.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气压沉箱下沉阶段可调节气囊配套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为:
1)计算气囊布置的个数
单个气囊支撑力T=气压p×接触面积S;
则需要气囊的个数N=(G-f)÷T,其中:G为沉箱自重,f为侧摩阻力;
2)沉箱底板(8)施工时结合沉箱结构按需预埋套管(3),套管(3)安装注意周边焊接止水环(5);
3)在套管(3)内插入充气管(2),为确保气密性,套管(3)与沉箱底板(8)上下端面交接处设置密封圈(4);
4)沉箱底板(8)下方通过充气管(2)与可充放气的气囊(1)相连,充气管(2)上端与充气控制系统(7)相连,充气管(2)与充气控制系统(7)之间设置气压控制阀(6),气囊(1)上部顶升沉箱底板(8),下部由基底支撑;
5)气囊(1)结合不同沉箱结构空间要求,采取横躺或竖立两种不同支撑方式;
6)当沉箱底板(8)加高及下沉阶段通过充气控制系统(7)、气压控制阀(6)对气囊(1)进行充放气,调节气囊(1)内压力及高度,以提供反力防止沉箱底板(8)突沉、倾斜现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无需使用气囊(1)时,释放里面气体,气囊可随及缩起,不占用工作室空间,操作灵活。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的气体为高压惰性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3962.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