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50979.4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741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朱伟正;刘佳秤;李誌原;丁景隆;王东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7 | 分类号: | H01R12/77;G02F1/1333;H01L27/3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马雯雯;臧建明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科学工***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装置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软性电路板、积体电路以及导电胶层。软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其中软性电路板包括多条导线。积体电路配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其中积体电路具有多个凸块。导电胶层配置于积体电路与软性电路板之间且包覆积体电路的周围,其中导电胶层包括密封胶层以及分布于密封胶层中的多个导电粒子,且多个凸块通过多个导电粒子与多条导线电性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液晶显示面板具有体积小、辐射低等优点,故液晶显示器已经普遍地被应用在各式各样的电子产品中。液晶显示器必须具备用来驱动液晶显示面板的积体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才能达成显像功能。现今液晶显示器中的IC大多通过薄膜覆晶(Chip On Film,COF)的方式与液晶显示面板接合。在现有COF处理中,IC一般是经由高温铅锡焊接于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上后,再将FPC与液晶显示面板整合。因此,在现有液晶显示器的处理中,封装有IC的FPC一般是购入的商品,其规格有限而无法依不同需求调整,因此使得存在整合不易且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可解决先前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软性电路板、积体电路以及导电胶层。软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其中软性电路板包括多条导线。积体电路配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其中积体电路具有多个凸块。导电胶层配置于积体电路与软性电路板之间且包覆积体电路的周围,其中导电胶层包括密封胶层以及分布于密封胶层中的多个导电粒子,且多个凸块通过多个导电粒子与多条导线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软性电路板以及积体电路。软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其中软性电路板包括多条导线,多条导线中的至少一条的厚度为小于或等于3μm,且多条导线中的至少一条包括宽度为1μm至7μm的延伸部。积体电路配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其中积体电路具有多个凸块,多个凸块与多条导线电性连接。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软性电路板,其中软性电路板包括多条导线,多条导线通过薄膜黄光蚀刻处理制作而成,其中多条导线中的至少一条的厚度为小于或等于3μm,且多条导线中的至少一条包括宽度为1μm至7μm的延伸部。使软性电路板与显示面板电性连接。使软性电路板与积体电路电性连接。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2是图1的显示装置省略显示绝缘层的上视示意图;
图3是沿图1中的剖线I-I’的剖面示意图;
图4是沿图1中的剖线J-J’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沿图1中的剖线K-K’的剖面示意图;
图6A至图6D是沿图1中的剖线J-J’的制造流程剖面图;
图7A至图7C是沿图1中的剖线K-K’的制造流程剖面图;
图8是图2的导线的局部上视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中图9的剖面位置可参考图1中的剖线I-I’的位置;
图10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0的剖面位置可参考图1中的剖线J-J’的位置;
图11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中图11的剖面位置可参考图1中的剖线K-K’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09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