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制造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50809.6 | 申请日: | 2017-03-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2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黄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亮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1J5/02;B21J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10 | 代理人: | 邝溯琼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凤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强光 手电筒 容量 移动 电源 二合一 制造 工艺 | ||
1.一种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造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模具;
S2利用所述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模具将强光手电筒壳体和高容量移动电源壳体锻压出来;
S3使用数控车床对强光手电筒壳体表面和高容量移动电源壳体表面进行粗抛光;
S4对强光手电筒壳体表面和高容量移动电源壳体表面进行镜面处理;
S5对强光手电筒壳体表面和高容量移动电源壳体表面进行硬化和绝缘处理;
S6将LED灯头焊接在手电筒电路板上,并使LED灯头与手电筒电路板电连接,将手电筒电路板焊接在所述强光手电筒壳体内;
S7将高容量锂电池焊接在所述高容量移动电源壳体内;
S8对所述高容量锂电池进行充放电保护测试;
S9将所述强光手电筒壳体与所述高容量移动电源壳体插接好,并使所述高容量锂电池与手电筒电路板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光手电筒壳体的前端设置有与LED灯头对应的开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光手电筒壳体的后端与高容量移动电源壳体的前端均设置有相互对应的插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在S1中,所述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模具包括包括凹模和凸模,所述凹模包括第一模具座(1),所述第一模具座(1)上设置有若干凹模面,若干所述凹模面通过设置在第一模具座(1)上的第一沟槽(6)相互连通,所述凸模包括第二模具座(8),所述第二模具座(8)上设置有与该凹模面相互配合的凸模面,若干所述凸模面通过设置在第二模具座(8)上的第二沟槽(7)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沟槽(6)和第二沟槽(7)相互配合构成孔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模面包括第一凹模面(2)、第二凹模面(3)、第三凹模面(4)和第四凹模面(5);所述凸模面包括第一凸模面(9)、第二凸模面(10)、第三凸模面(11)和第四凸模面(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模面(2)、第二凹模面(3)、第三凹模面(4)、第四凹模面(5)、第一凸模面(9)、第二凸模面(10)、第三凸模面(11)和第四凸模面(12)均为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模面(4)的左侧及后侧各连通有一条形凹槽(16),所述第三凸模面(11)上连接有与该条形凹槽(16)相配合的条形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凹模面(4)的左侧及后侧各连通有一条形凹槽(16),所述第三凸模面(11)上连接有与该条形凹槽(16)相配合的条形凸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强光手电筒高容量移动电源二合一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具座(1)和第二模具座(8)上均设置有分模面(1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亮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亮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50809.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