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病原性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试纸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44784.9 | 申请日: | 2017-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5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绳秀珍;李嘉文;战文斌;唐小千;邢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569 | 分类号: | G01N33/569;G01N33/55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66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性 溶血 弧菌 快速 检测 试纸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病原性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试纸,其中硝酸纤维素膜上从靠近金标垫一侧开始设有依次排列的四条检测线T1、T2、T3、T4和一条质控线C,其中四条检测线T1、T2、T3、T4分别是副溶血弧菌的外膜蛋白、鞭毛蛋白、胞外产物和全菌破碎蛋白;靠近吸水垫的质控线C为羊抗兔IgG。本发明提取病原菌多种抗原蛋白特异地排列组合起来,在试纸上与待检测样品同时进行反应,并在检测线T4上特别设置了全菌破碎蛋白,解决了其他菌的共同抗原导致的免疫交叉反应干扰结果判定的问题,可以准确地区分阳性结果和交叉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原微生物检测制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产动物病原性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快速检测试纸。
背景技术
副溶血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菌,广泛分布于盐湖以及鱼、虾蟹和贝类等海产品中,食用被副溶血弧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肠胃功能紊乱、急性肠胃炎、败血病等疾病,是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或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副溶血弧菌属于弧菌属,已报道的海水养殖动物病原弧菌有20多种,由于近年来养殖水域生态变化,弧菌已成为海水养殖动物的主要病原菌之一,且常发生多种(血清型或亚种)弧菌的混合感染,其中副溶血弧菌与哈维氏菌弧菌、溶藻弧菌是海洋生物尤其是海水鱼类弧菌病的主要致病菌,给水产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有效快速的检测诊断是及早预防和控制该病原菌传播以及食源性中毒与疾病发生的关键。
目前常用的副溶血弧菌的检测方法有免疫酶联反应、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时定量PCR等,但这些技术在实用性上皆有一定的局限,耗时长,操作复杂,需要专业设备和技术人员,不适用于普通养殖人员在现场对副溶血弧菌的实时检测。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具有易于携带、操作简便快捷、结果肉眼可见、不需要专业人员和设备、经济实用等优点,是一种十分有发展前景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近年来在生物医学领域特别是医学检验中得到广泛应用。水产动物中虽已制备多种养殖动物病原的单(多)克隆抗体,但现场快速检测试纸技术未能得到很好地开发,目前仅有几种病毒性和细菌性病原的快速检测试纸,尚无副溶血弧菌胶体金快速检测试纸。
细菌是多种抗原成分组成的复合体,其抗原包括菌体抗原、鞭毛抗原、荚膜抗原和菌毛抗原等,可诱导机体产生抗体,因此,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原理以达到确诊病原的目的。但是,因分类地位相近,弧菌间甚至弧菌与其他属病原菌之间常具有共同的抗原性蛋白,导致不同菌之间存在交叉免疫反应性,从而对检测结果的准确判定造成干扰,因此,排除其他菌的交叉反应的干扰而准确判定某种病原菌感染是免疫学技术检测病原时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案是通过筛选病原菌独有的抗原成分或特异性抗体,但是共同抗原的存在增加了筛选难度,工作量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特异性强的水产动物病原性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试纸,其检测结果肉眼可见,不需要专业仪器设备,适用于养殖现场的虾类、蟹类、鱼类等病原性副溶血弧菌的快速检测。
本发明提供的病原性副溶血弧菌快速检测试纸,包括载体板、样品垫、金标垫、硝酸纤维素膜和吸水垫,样品垫和吸水垫位于载体板的两端,硝酸纤维素膜位于载体板的中部;样品垫与硝酸纤维素膜交界处设有载有金标兔抗副溶血弧菌抗体的金标垫,金标垫一端边缘重叠在样品垫之下,另一端边缘重叠在硝酸纤维素膜之上;硝酸纤维素膜上从靠近金标垫一侧开始设有依次排列的四条检测线T1、T2、T3、T4和一条质控线C,其中四条检测线T1、T2、T3、T4分别是副溶血弧菌的外膜蛋白(T1)、鞭毛蛋白(T2)、胞外产物(T3)和全菌破碎蛋白(T4);靠近吸水垫的质控线C为羊抗兔IgG。
所述的兔抗副溶血弧菌抗体,制备方法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478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挂弹车的举升平移系统
- 下一篇:一种安全的AGV升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