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声光警报器声音分贝的外盖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41136.8 | 申请日: | 2017-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5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7/06 | 分类号: | G08B7/06;H04R1/02;H04R1/20 |
代理公司: | 成都众恒智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39 | 代理人: | 王育信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声光 警报器 声音 分贝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可提高声光警报器声音分贝的外盖结构。
背景技术
声光警报器是为了满足用户对报警响度和安装位置的特殊要求而设置,其能同时发出声、光两种警报信号,目前,声光警报器主要应用于钢铁冶金、电信铁塔、起重机械、工程机械、港口码头、交通运输、风力发电、远洋船舶等行业,是工业报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配件产品。
现有的声光警报器,为满足国家标准的声音分贝,部分厂家会在硬件上利用元器件提高声音的驱动能力,然而,这样的设计不仅会增加声光警报器整个电路功率,加大了声音驱动的功耗,而且在实际工业运用中时,由于各种安装环境的不同以及外界声音的影响,声光警报器的报警声音分贝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声效不佳,导致其无法满足实际应用,达不到预定的警报效果。
因此,如何有效增强声光警报器的报警声音分贝,使之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便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声光警报器声音分贝的外盖结构,其可有效增强声光警报器报警声音的分贝,满足实际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提高声光警报器声音分贝的外盖结构,包括用于套在声光警报器中的声音共鸣腔机构外部的空心罩,以及声线条、盖体和导线台;所述空心罩上表面由外向内凹陷,且该空心罩的上表面中部设有用于将声音共鸣腔机构中的共鸣腔体露出的开口;所述导线台环绕盖体一周设置,并将盖体固定在开口的正上方,使得共鸣腔体、盖体和导线台形成一个用于实现共鸣声音二次放大的腔体,同时,每两个导线台之间形成一个用于输出二次共鸣声音的输出口;所述声线条同样环绕盖体一周设置,声线条一端与盖体连接,另一端固定在空心罩上表面的凹陷部位,用于确保二次共鸣声音的声效。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与共鸣腔体之间的距离为8mm。
再进一步地,所述声线条为曲线形结构,其曲线两端之间直线距离为11mm。
作为优选,所述空心罩和盖体均由透明材质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外凸内凹结构的空心罩(开设有开口),以及声线条、盖体和导线台,在结合到声光警报器上之后,可以使声光警报器工作时,产生的报警声音可以二次散射于盖体、导线台与声音共鸣腔机构所组成的腔体内,并通过相邻导线台之间的输出口透出,然后在声线条作用下确保声效。如此一来,声光警报器在无需增加硬件驱动的前提下,既能避免发出的报警声音存在大小不一、破音等问题,又能实现报警声音分贝的提高。可以说,本发明使得声光警报器发出了远超国家标准的报警声音,且完全屏蔽了外界环境的影响,实现了良好的预警效果,满足了实际工业的应用需求。
(2)本发明中的空心罩和盖体均由透明材质制成,外形美观,且便于观察内部元器件的工作状态。
(3)本发明设计巧妙、实用性强、成本低廉,为现有声光警报器的进一步升级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纵向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与声音共鸣腔机构的配合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
1-空心罩,2-开口,3-声线条,4-盖体,5-导线台,6-输出口,7-声音共鸣腔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声光警报器声音分贝的外盖结构,其包括空心罩1、声线条3、盖体4和导线台5。本发明整体纵向截面呈一个类似于驼峰的形状,而其中的空心罩1用于套在声光警报器中的声音共鸣腔机构7的外部,该空心罩1上表面为由外向内凹陷,并且中部设有用于将声音共鸣腔机构7中的共鸣腔体露出的开口2,如图3所示。
所述的盖体4位于开口2的正上方,而所述的导线台5则位于盖体4与开口2之间,并环绕盖体4一周设置,从而使得共鸣腔体、盖体2和导线台5形成一个用于实现共鸣声音二次放大的腔体,该腔体的高度为8mm(即盖体4与共鸣腔体之间的距离),而每两个导线台之间则形成一个输出口6,用于实现二次放大后的声音输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赛科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411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互联网+”的图书漂流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防盗报警绝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