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暗褐网柄牛肝菌液体菌种深层发酵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7661.2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29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兵;段波;何明霞;刘静;曹旸;张春霞;许欣景;高锋;方艺伟;杨天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R1/645 |
代理公司: | 昆明今威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15 | 代理人: | 赛晓刚 |
地址: | 666100 云南省西***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暗褐网柄 牛肝菌 液体 菌种 深层 发酵 新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暗褐网柄牛肝菌液体菌种深层发酵新方法。属食用真菌发酵领域。
背景技术
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隶属于牛肝菌目小牛肝菌科,是牛肝菌目中目前发现唯一能人工栽培的食用牛肝菌,广泛分布于泛热带地区。其子实体个体肥大,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丰富,是云南南部及泰国东北部最受群众喜爱的名贵食用菌之一。
目前暗褐网柄牛肝菌人工栽培基本采用固体菌种,栽培成本高,栽培周期长,出菇不整齐,严重制约着其产业化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暗褐网柄牛肝菌液体菌种深层发酵新方法
本发明暗褐网柄牛肝菌液体菌种深层发酵新方法以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基础,先将暗褐网柄牛肝菌原种进行一级深层发酵,让液体菌种中的菌丝体进入快速增殖阶段,得发酵种子液;随后再将发酵种子液在无菌条件下迅速转入二级发酵罐中扩大培养进行二级深层发酵,当发酵罐长满菌丝体后,二级深层发酵结束。
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液体菌种深层发酵培养基配方为:
所述发酵培养基配方中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
所述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用500ml的三角瓶分装,然后用高压锅灭菌30min,冷却后备用;
本发明一级深层发酵方法为在三角瓶中接入预先培养好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原种,然后用回旋振荡仪进行一级深层发酵培养,
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装液量为容积的3/5-4/5;接种量为2-5%;
培养温度:28-30℃;
光照条件:暗光培养;
培养转速:120-150r/min;
发酵周期:5-6天;
PH:4.5-7,当菌丝体进入快速增殖阶段一级发酵结束。
所述二级深层发酵方法为将一级深层发酵培养所的的发酵种子液在无菌条件下迅速转入二级发酵罐中扩大培养,其培养设备为发酵罐,
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装液量为发酵罐容积的3/5-4/5;
接种量为20-30%;
培养温度:28-30℃;
光照条件:暗光培养;
搅拌速率:150-200r/min;
罐压:0.02-0.05Mpa;
发酵周期:7-9天;
pH:4.5-7,当发酵罐长满菌丝体后深层发酵结束。
所述液体菌种深层发酵结束后,接种于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基质中既得栽培菌包。
所述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
本发明的优点:
1、实现暗褐网柄牛肝菌液体菌种的工厂化生产,为暗褐网柄牛肝菌产业化人工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2、能缩短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周期,提高栽培效率,降低暗褐网柄人工栽培成本,提高出菇整齐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暗褐网柄牛肝菌液体菌种深层发酵培养基,按重量百分比计,所述液体菌种深层发酵培养基制备为:
所述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酵母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暗褐网柄牛肝菌液体菌种深层发酵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深层发酵培养基:以马铃薯10-20%(去皮、煮汁后用),碳源1.5-2.0%,氮源0.2-0.4%,磷酸二氢钾0.1-0.2%,硫酸镁0.1-0.2%,PH值4.5-7,余量为水,
(2)将配制好的培养基用500ml的三角瓶分装,然后用高压锅灭菌30min,冷却后备用。
(3)在三角瓶中接入预先培养好的暗褐网柄牛肝菌原种,然后用回旋振荡仪进行一级深层发酵培养,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装液量为容积的3/5-4/5;接种量为2-5%;培养温度:28-30℃;光照条件:暗光培养;培养转速:120-150r/min;发酵周期:6-7天;PH:4.5-7,当菌丝体进入快速增殖阶段一级发酵结束。
(4)二级深层发酵方法为将一级深层发酵培养所的的发酵种子液在无菌条件下迅速转入二级发酵罐中扩大培养,其培养设备为发酵罐,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装液量为发酵罐容积的3/5-4/5;接种量为20-30%;培养温度:28-30℃;光照条件:暗光培养;搅拌速率:150-200r/min;罐压:0.02-0.05Mpa;发酵周期:7-9天;PH:4.5-7,当发酵罐长满菌丝体后深层发酵结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76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腐熟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解磷青霉菌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