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确定单井沉积微相曲线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6937.5 | 申请日: | 2017-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884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郜志平;陈钟;郑钰茗;吴飞勇;龚春辉;蔡洪波;王东升;刘洁;程亮;李平;张琪;刘佳;夏波;雷霄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V1/48 | 分类号: | G01V1/4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确定 沉积 曲线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确定单井沉积微相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目的工区中每一口油气井的测井曲线,根据预设种类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和所述油气井的测井曲线,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每一个层位的沉积微相平面数据;
获取所述油气井的井斜数据,根据所述井斜数据,计算所述目的工区的多个层位中相邻两个层位之间的地层厚度;对所述沉积微相平面数据进行数值化处理,得到所述目的工区中每一个层位的二维沉积微相数据体;根据所述每一个层位的二维沉积微相数据体和所述地层厚度,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相邻两个层位之间的地层位置处的沉积微相数据;根据所述每一个层位的二维沉积微相数据体和所述相邻两个层位之间的地层位置处的沉积微相数据,得到所述目的工区的三维沉积微相数据体;
根据所述目的工区的三维沉积微相数据体,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每一口油气井的沉积微相曲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单井沉积微相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种类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和所述油气井的测井曲线,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每一个层位的沉积微相平面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油气井的测井曲线,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各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各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包括: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钻井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和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未钻井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
根据所述预设种类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和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各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沉积微相平面数据;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沉积微相平面数据包括: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各区域的沉积微类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确定单井沉积微相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油气井的测井曲线,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各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油气井的测井曲线,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钻井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
基于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钻井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未钻井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确定单井沉积微相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钻井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未钻井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包括:基于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钻井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采用反距离加权的方式得到第一层位的未钻井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确定单井沉积微相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种类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和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各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沉积微相平面数据,包括:当所述第一层位的第一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中测井曲线特征与所述预设种类沉积微相中一种类型沉积微相类型的测井曲线特征之间的相似度达到预设相似度阈值时,将所述预设种类沉积微相中的该种类型沉积微相类型作为所述第一区域的沉积微相类型;所述第一区域为所述第一层位的任一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确定单井沉积微相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设种类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和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各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沉积微相平面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预设种类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和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钻井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钻井区域的沉积微相类型;
根据所述预设种类沉积微相的测井曲线特征和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未钻井区域的测井曲线信息,确定所述目的工区中第一层位的未钻井区域的沉积微相类型。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确定单井沉积微相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曲线信息包括:测井曲线特征和测井曲线的参数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确定单井沉积微相曲线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井曲线至少包括下述中一种:自然电位曲线、电阻率曲线、自然伽马曲线、时差曲线、密度曲线、声波曲线、井径曲线、中子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693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