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楔形掏槽结构及掏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35605.5 | 申请日: | 2017-03-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1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孙乐乐;谢来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42D1/00 | 分类号: | F42D1/00;F42D3/04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4124 | 代理人: | 王林 |
地址: | 232001***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楔形 掏槽 结构 方法 | ||
1.一种复楔形掏槽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浅孔掏槽眼、深孔掏槽眼和辅助眼;所述浅孔掏槽眼、深孔掏槽眼和辅助眼的中心线重合、孔口重合,所述浅孔掏槽眼、深孔掏槽眼和辅助眼分别沿中心线为对称结构,所述浅孔掏槽眼和深孔掏槽眼均为孔口间距大,孔底间距小的楔形,所述浅孔掏槽眼和深孔掏槽眼的纵截面均为矩形,所述浅孔掏槽眼和深孔掏槽眼的横截面均为等腰梯形;所述浅孔掏槽眼的深度小于辅助眼的深度,所述辅助眼的深度小于深孔掏槽眼的深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楔形掏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孔掏槽眼的孔口间距为0.8~1.4m,孔底间距为0.3~0.5m,深孔掏槽眼的深度为2.2~2.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楔形掏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孔掏槽眼的孔口间距为0.5~0.7m,孔底间距为0.2~0.4m,浅孔掏槽眼的深度小于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楔形掏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眼的深度为2m,所述辅助眼的孔口间距大于深孔掏槽眼的孔口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楔形掏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孔掏槽眼的深度为2.2~2.5m,所述浅孔掏槽眼的深度小于深孔掏槽眼的深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楔形掏槽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孔掏槽眼的孔口底角大于深孔掏槽眼的孔口底角。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一种复楔形掏槽结构的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硬岩炮掘中,先绘制辅助眼、浅孔掏槽眼、深孔掏槽眼的形状和位置;
(2)首先爆破浅孔掏槽眼,所述浅孔掏槽眼的中心线与辅助眼的中心线相重合;
(3)浅孔掏槽眼爆破后周围硬岩松动,阻力减少,然后爆破深孔掏槽眼;
(4)所述深孔掏槽眼的深度大于浅孔掏槽眼的深度,辅助眼的深度小于深孔掏槽眼的深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槽眼选用分段爆破,即先爆破浅孔掏槽眼,再爆破深孔掏槽眼。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掏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爆破槽眼选用同段爆破,即浅孔掏槽眼和深孔掏槽眼同时爆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560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