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变位可移动的胎架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4858.0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6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屠涛雄;汪小根;李华;胡根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天高熔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B23K37/04;B23K37/04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胡茵梦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杆 下端 胎架单元 铰接处 可变位 可移动 下表面 架车 焊接 小车 车轮 工件焊接 滚珠丝杠 间距设置 上端固定 施工场地 同一直线 压紧轨道 压紧小车 上端 反变形 故障率 固定处 固接 铰接 胎架 平行 变形 节约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变位可移动的胎架车,包括平台和多个相互平行的间距设置在平台上的胎架单元;至少两个支座,其上端铰接在所述平台下表面上,且铰接处位于同一直线,支座下端固接在一小车上,所述小车下端设有至少三个车轮,且任意三个车轮可形成一个三角形;至少一个伸缩杆,其上端固定在所述平台下表面上,所述伸缩杆和所述平台的固定处、以及所述支座和所述平台的铰接处可形成一个三角形,所述伸缩杆下端连接在所述小车上,所述胎架单元包括胎架本体、沟槽、多个支撑块、压紧轨道、压紧小车、滚珠丝杠和反变形机构。本发明具有降低焊接故障率,方便施焊,防止变形,提高焊接质量,以及可适应多种尺寸的工件焊接,而节约施工场地的有益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工装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位可移动的胎架车。
背景技术
焊接工艺装备是钢结构制造技术的核心要素,未来桥梁、建筑、市政及大型工程建设将大量采用钢结构制造,实现高效、高质、环保的焊接加工,是一项持久的科研任务。受习惯思维的拘束,焊接过程多为待焊工件固定,焊工手持焊枪沿焊缝走向移动施焊,焊接技术从手工电弧焊问世以来不断涌现出新的焊接方式。如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等,这些新方式,不仅仅是焊枪需要牵连着电源线,还要附带焊剂、气体及其他辅助机构,这时,焊枪行走,就更加不方便,尤其多头同时焊接,更是增加难度,由于电源线较多,移动时易出现故障。
一套工装设备只能满足一种单一尺寸的构件的焊接,如工字梁焊接生产线,除了能焊单一尺寸的工字梁,其他尺寸就不适用,金属重型制造厂,若按各种构件尺寸专门配设备,场地浪费,投资巨大,利用率低。因此,一种通用的、高效的大型焊接工装,对钢结构工厂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变位可移动的胎架车,可使待焊工件移动而非焊枪移动,以降低焊接故障率,使得待焊工件可在平台上翻转角度以方便施焊,焊接时进行反变形保护,提高焊接质量,以及可适应多种尺寸的工件焊接,达到节约施工场地的目的。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可变位可移动的胎架车,包括:
平台和多个间距设置在所述平台上的胎架单元,并且多个胎架单元相互平行设置;
至少两个支座,其上端铰接在所述平台下表面上,且铰接处位于同一直线,所述支座下端固接在一小车上,所述小车下端设有至少三个车轮,且任意三个车轮可形成一个三角形;
至少一个伸缩杆,其上端固定在所述平台下表面上,所述伸缩杆和所述平台的固定处、以及所述支座和所述平台的铰接处可形成一个三角形,所述伸缩杆下端连接在所述小车上。
优选的是,还包括多条相互平行的地轨,以使所述小车可沿所述地轨设置的方向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车轮设置为两排,两排车轮相对设置在所述小车两侧,所述地轨的条数为两条,所述支座的数量为三个,分别设置在所述平台的中部和两侧,所述伸缩杆的数量为三根。
优选的是,还包括油缸,其驱动所述伸缩杆往复活动,以使所述平台可绕其与所述支座的铰接处所在的直线转动;
第一电机,其驱动所述车轮转动,以使所述小车可沿平行于所述支座与所述平台的铰接处所在的直线移动。
优选的是,所述胎架单元包括:
胎架本体;
沟槽和多个支撑块,所述沟槽设置在所述胎架本体上,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胎架本体上,且位于所述沟槽外部,多个支撑块的高度一致,以支撑待焊工件;
压紧轨道,其铺设在所述沟槽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天高熔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天高熔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485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