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思茅松人工林生长的混交造林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132644.X 申请日: 2017-03-07
公开(公告)号: CN106912351A 公开(公告)日: 2017-07-04
发明(设计)人: 李帅锋;黄小波;尚瑞广;苏建荣;陈文解;钟华;苏建;周灵昌;陈伟波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主分类号: A01G17/00 分类号: A01G17/00;A01G23/00
代理公司: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3100 代理人: 徐玲菊,于洪
地址: 650233***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提高 思茅 人工林 生长 混交 造林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林木管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采伐迹地造林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提高思茅松人工林生长的混交造林方法。

背景技术

20世纪以来,随着IPCC(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指出CO2浓度上升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森林碳汇的研究越来越受重视,从而成为全球环境问题研究的前沿和热点。造林和再造林成为了增加碳汇的方法,并在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CDM)造林、再造林项目中应用。人工造林是森林重建最常见的手段,通过定向培育生长迅速、高出材率的树种,以期生产更多的木材,获取更大经济效益。传统的造林方式通常伴随着迹地清理(割除林下灌草或炼山)、整地(局部整地或全面整地),以利于林木的成活与快速生长,但是这些活动不可避免地会对巨大的土壤碳库产生影响,导致土壤有机碳大量释放。我国亚热带地区人工造林后,植被碳库随着时间呈直线递增趋势,但森林土壤碳库却是经历了7~8年的持续降低之后才开始增加,造林20年后才基本达到了造林前的土壤碳库水平。可见,以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为培育目标的营造方式必将与传统林业经营管理有所区别,未来造林将主要关注的是森林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如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及土壤肥力等性状。

混交造林是指根据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及种间关系特点,选择两个及其以上树种通过不同的混交配置模式(如星状混交、株间混交、带状混交、行间混交、块状混交、不规则混交和植生组混交等7种模式)在造林地上进行人工营造。与纯林相比,混交造林可以调整树种结构,提高林木林分蓄积量,改善地力,提高林分防火能力和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混交造林能否成功主要取决两个条件,造林树种和混交模式的选择。思茅松和旱冬瓜是云南省亚热带山地常见的乔木树种,既可以达到速生丰产,又材质优良,同时还是容易栽活的乡土树种。

思茅松(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 var. langbianensis(A. Chev.) Gaussen)是我国西南部南亚热带的暖热性针叶树种,分布于普洱、西双版纳、临沧、保山和德宏等地,一般生长在海拔900~1800m的区域,气候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暖湿气流的影响,保持了高原季风气候的基本特点,四季暖热而干湿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20℃,≥10℃的活动积温为6000~7000℃,全年基本无霜。该树种生长迅速,树干通直,木材变形小,纹理直,易加工,树干富含松脂,是重要的用材和采脂树种,木材属长纤维材,是优良的纸浆材树种,同时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也是营造碳汇林的重要树种之一。思茅松林分布于云南省的6个地州29个县市,面积共计在6.24×104hm2,其中人工林面积逐年上升,占思茅松面积的10.57%,在区域林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

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 Don)是桦木科落叶乔木,生长迅速,适应性强,材质较好,其根具有根瘤菌,是良好的绿化固氮树种,对山地土壤的改良有较好的作用,是云南省重要的用材树种,也是用以营建生态、用材等功能林的优良树种,在云南省各地具有天然分布。近年来,云南省开展大面积的中低产林改造工作,旱冬瓜是主要的营造林树种之一,旱冬瓜可与多种针叶树种混交,对于改变纯林结构,增加养分还田量,促进目的树种的生长,减少病虫害及增强各种防护性能具有重要作用,是良好的混交树种。

近年来,思茅松人工林发展迅速,存在着生产率低、病虫害威胁较大、生物多样性较低以及林地地力衰退等问题,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是目前林木管理技术领域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提高思茅松人工林生长的混交造林方法,该方法采用思茅松和旱冬瓜的混交造林方法,其造林方法简单,林苗成活率高,生长性状表现良好,造林经济效益较好,能有效改善土地肥力状况,既能满足林业企业的实际需求,填补相关技术空白,又可产生较大的社会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高思茅松人工林生长的混交造林方法,包括思茅松和旱冬瓜的育苗、混交种植模式的确定、混交造林苗木的栽培以及混交造林的幼龄抚育;

其中,混交种植模式确定为:思茅松5行与旱冬瓜3行依次进行带状混交;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未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264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