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自动打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2472.6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1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发明(设计)人: | 孔英华;李锦龙;袁祥宗;杨林;王群;杨海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4 | 分类号: | B24B41/04;B24B51/00;B25J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王国标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机器人 自动 打磨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自动打磨系统,包括打磨器,还包括设在打磨器后方的机器人,机器人的旁侧设有送料装置,打磨器上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至少两个仿形千叶打磨轮,机器人的末端设有仿形负吸夹具。由于在转轴上设有多个防形千叶打磨轮,所以可以让每个打磨轮只负责产品的一部分,负责打磨转角的千叶打磨轮只打磨转角,而打磨平面或大曲面的千叶打磨轮专门负责打磨平面和大曲面,这就能让每个打磨轮都能整体的磨损,其外形整体地变小,而仿形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这样机器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位置补偿就能实现连续的打磨。本发明用于产品的打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自动打磨系统。
背景技术
尽管现在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做得已经相当的成熟,当时对产品的精细打磨往往是人工完成的。尤其是抛光打磨工序,由于用于抛光的千叶轮比较柔软,在打磨的过程中会不断地损耗,而产品往往有平面、曲面和转角,导致在打磨转角时,千叶轮的局部会发生局部形状的变化,这就导致现有的智能机器人难以去自动适应这样复杂多变的千叶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自动打磨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自动打磨系统,包括打磨器,还包括设在打磨器后方的机器人,机器人的旁侧设有送料装置,打磨器上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至少两个仿形千叶打磨轮,机器人的末端设有仿形负吸夹具。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送料装置包括输送带,输送带的两侧均设有导向部,导向部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设有多个竖直设置的圆柱形滚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输送带的末端设有三个气动推块,所述三个气动推块分别设在输送带的左侧、右侧、前侧。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左侧和右侧的的气动推块的上均设有向输送带中心线伸出的可进出输送带的后置顶块,后置顶块与前侧的气动推块位置相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基于机器人的自动打磨系统,包括打磨器,还包括设在打磨器后方的机器人,机器人的旁侧设有送料装置,打磨器上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至少两个仿形千叶打磨轮,机器人的末端设有仿形负吸夹具。由于在转轴上设有多个防形千叶打磨轮,所以可以让每个打磨轮只负责产品的一部分,负责打磨转角的千叶打磨轮只打磨转角,而打磨平面或大曲面的千叶打磨轮专门负责打磨平面和大曲面,这就能让每个打磨轮都能整体的磨损,其外形整体地变小,而仿形的形状不会发生变化,这样机器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位置补偿就能实现连续的打磨。本发明用于产品的打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输送带末端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导向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打磨器的俯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几何计算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几何计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华数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247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抖动的磨床机台
- 下一篇:一种石材夹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