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链条自动分离折叠机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31859.X | 申请日: | 2017-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24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赟;杨春;程嘉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钛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B63/04 | 分类号: | B65B63/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刘静,邱启旺 |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链条 自动 分离 折叠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链条自动分离折叠机构,通过人工检验链条完成后将链条整列在送料流水线上,送料流水线运送物料至物料平台前方,伺服送料结构动作,将链条转移至物料平台上,送料流水线复位;伺服送料机构继续动作,物料分离机构通过摇板旋转,利用倾斜坡度,靠重力将成排链条分离成单条,单条链条被分离至台面板上,通过整料机构推送至固定位,拉伸成型机构完成链条拉伸折叠动作,以适应包装机的包装尺寸;拉伸完成后推送错位机构动作,将链条移载至步进送料工位;步进送料机构触发,将链条移送至包装工位;包装设备自动热封,裁切。本发明机构大大减少人工工作量,稳定性强,具有一定长度范围内产品的通用性,可减少人员配备,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化设备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柔性物体折叠定型结构,属于链条自动包装行业。
背景技术
在生产或者装配车间,现有的链条包装方式常用的存在以下两种:(1)人工按一定的尺寸规格折叠好链条,通过人工搬运放置到自动包装流水线上,通过设备自动进行包装裁切;(2)工人间配合,人工拿取链条,放入包装袋后,通过封装机人工封装。工作方式一,需要多人折叠链条以匹配链条包装机的速度,一条产线需配4-5人;工作方式二,产量低下,需5-6人配合完成生产,生产环境较差,对作业人员有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工作模式效率低、人员多、人工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等缺陷,提供一种多链条自动分离折叠机构。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多链条自动分离折叠机构,包括:送料流水线、伺服送料机构、物料分离机构、拉伸成型机构、推送错位机构、步进送料机构、台面板和机架;链条整列排放在送料流水线上,送料流水线送料到位后,伺服送料机构驱动推板将成排链条推送至物料分离机构的物料平台上;送料流水线复位,伺服送料机构继续动作,物料分离机构通过摇板旋转,利用倾斜坡度,靠重力将成排链条分离成单条,单条链条被分离至台面板上,通过整料机构推送至固定位,拉伸成型机构完成链条拉伸折叠动作,拉伸完成后推送错位机构将链条移载至步进送料工位,步进送料机构将链条移送至包装工位。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送料机构包括:线轨固定件、第一线轨、滑块固定件、推板固定件、齿条固定件、齿条、电机安装板、齿轮、伺服减速机、推板、接近开关;其中,线轨固定件固定在机架上,伺服减速机通过电机安装板固定在推板固定件上,推板与推板固定件固定连接;推板固定件与滑块固定件固定连接后沿第一线轨做直线移动,第一线轨固定在线轨固定件上,作为运动的导向件;齿轮与伺服减速机连接;齿条与齿条固定件固定连接,固定件固定连接固定在机架上;伺服减速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产生运动,带动推板固定件和推板做直线运动;在线轨固定件上固定两个接近开关分别作为原点、极限点位置感应。
进一步地,所述物料分离机构包括:物料平台、旋转气缸、摇板、固定支架、第二线轨、送料限位挡板、第一升降气缸、防侧翻挡板、推送到位感应器、分离到位感应器、轴承座、轴承、整料机构和转轴;其中,物料平台、固定支架、轴承座和整料机构均与台面板连接;旋转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机架上,旋转气缸的活塞杆与摇板连接;轴承通过轴承座固定,轴承作为转轴的旋转支撑;摇板与转轴固定连接;固定支架上安装第二线轨的滑轨、防侧翻挡板和第一升降气缸的缸体;第二线轨的滑块、推送到位感应器、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均与送料限位挡板固定连接;整料机构由气缸、气缸支架、导向轴、带座轴承和整料推板组成;气缸支架和带座轴承固定在台面板上,气缸的本体固定在气缸支架上,气缸的活塞杆、导向轴均与整料推板连接;导向轴沿带座轴承移动;整料机构确保每次分离后链条到达确定位置,到位后的链条经由通过支架安装在台面板的分离到位感应器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钛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科钛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8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