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31172.6 | 申请日: | 2017-03-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2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吴健祎;顾莉;华祖林;张苏艳;褚克坚;赵欣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李晓静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城市 地表 径流 初期 雨水 收集 预处理 系统 | ||
1.一种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水管、与进水管连接的滤水池、与滤水池的排出管连接的调蓄池,其中调蓄池包括过渡区和蓄水区;进水管收集的初期雨水经滤水池过滤后进入排出管,排出管中的雨水进入到过渡区,过渡区的雨水进入到蓄水区,蓄水区包含蓄水池,在蓄水池上铰接有浮板,浮板的端部安装有浮筒,在蓄水池上安装有第一溢流管道,当浮板水平时,蓄水池中的进水通过第一溢流管道排出到市政污水管路,在蓄水池的底部设有排水口,所述蓄水池内还设置有挡浮块,所述挡浮块在蓄水池达到预设蓄水量时阻挡浮筒上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池的中部设有滤料层,滤料层的下方为紊流区,进水管中的雨水进入到紊流区,滤料层的上方为滤水区,滤水区通过第一支管与排出管连接,在第一支管上安装有第一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料层由三层组成,由上至下分别为砾石层、砂滤层、承托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管与第三溢流管连接,第三溢流管从紊流区伸入到滤水区,当滤水区的水量过多时,雨水从第三溢流管进入到排出管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区通过位于滤水池外部的清水管与加压设备连接,在清水管上设有第二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水池内安装有空气管路,空气管路的一端位于紊流区,另一端与加气设备连接,在空气管路上安装有第三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区通过第二支管与排出管连接,在第二支管上安装有第四阀。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紊流区的底部与排泥管连接,排泥管内的泥进入到集泥井中,在集泥井的底部安装有污泥泵,污泥泵与压力排泥管道连接,在集泥井中设有第一细格栅,第一细格栅的上方安装有第二溢流管道,第二溢流管道与排出管连通,第三溢流管道的管顶标高与第二溢流管道的标高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溢流管道通过第四支管与排出管连通,在第四支管上安装有第五阀。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地表径流初期雨水的收集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蓄池的排水口上安装有第二细格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3117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挫光模式的便携式电动锉刀
- 下一篇:一种可调式半自动开坡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