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成形方法及其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9883.X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99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桥本健;二木恒哉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4/04;B21D24/16;B21D53/8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05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东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形 方法 及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成形方法及其装置,更详细来说,涉及一种适于获得中空弯曲成形品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摩托车的燃料箱包括用以收容燃料的中空体,且为了使设计性良好并且实现空气阻力的减小而呈弯曲形状。根据不同情况,有时也会为了进一步提高设计性而在外表面形成凸部。
例如根据专利文献1所记载,燃料箱通过以下方式制作而成:通过压制成形而各别地制作构成车辆宽度方向的右半部分的第1半制品与构成左半部分的第2半制品,其后,通过焊接等将第1半制品与第2半制品接合。
在所述情况下,接合作业必不可少,因此不容易减少作业工时。另外,用来防止自接合部产生泄漏的管理项目多且繁杂。
燃料箱的另一制造方法例如是胀大成形(bulge forming)。在胀大成形中使用会发生变形的凸模。现有技术中,例如根据专利文献2所记载,一般作为所述凸模而使用中空体,并且通过对其中空内部供给、排出流体而使所述凸模变形。
即,使凸模变形而对工件进行按压,并且变形后的凸模随进行变形的工件进入至凹模的凹部。作为其结果,可获得外表面被成形为与凹部的形状对应的形状的燃料箱。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4-23042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昭50-1156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胀大成形中,工件的壁被大幅延展。在如此进行伴随着壁的大幅延展的成形的情况下,有时会在燃料箱中形成壁厚小于设计壁厚的部位。在所述情况下,虽然只要分类为非标准品即可,但在非标准品的个数多而生产良率低的情况下,难以实现成本的低廉化。
而且,在所述胀大成形中,将流体导入至凸模的中空内部以使所述凸模变形。在所述情况下,凸模的变形能力(换句话说,形状追随性)不够高,因此,不容易在燃料箱中形成微小的凹凸。即,存在不容易成形设计性优异的燃料箱的问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所述问题而成,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生产良率、进而可获得外观优异的中空弯曲成形品的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成形方法包括:
分别利用坯缘压牢器(blank holder)的第1撑条、第2撑条来支撑工件的第1端部、第2端部;
分别将设置有凹部的凹模的第1被支撑部、第2被支撑部支撑于所述第1撑条、所述第2撑条;
对于能够变形、且在所述第1撑条侧端部形成有以相对于自所述坯缘压牢器向所述凹模的方向而朝向所述第2撑条侧的方式倾斜的倾斜面的凸模,使所述凸模从所述倾斜面的临近所述凹模的凹模侧顶部位于所述凹部的状态进行变形,以利用从所述第1撑条与所述第2撑条之间突出的部位对所述工件的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进行按压,并且利用所述凸模与所述凹模的凹部进行夹持,以在所述工件中成形膨出部;以及
成形所述膨出部与所述第1端部之间的部位。
另外,本发明的成形装置包括:
坯缘压牢器,设置有分别支撑工件的第1端部、第2端部的第1撑条、第2撑条;
凸模,能够变形,自所述第1撑条与所述第2撑条之间突出而对所述工件的所述第1端部与所述第2端部之间进行按压而在所述工件中形成膨出部;以及
凹模,包括分别被支撑于所述第1撑条、所述第2撑条的第1被支撑部、第2被支撑部,且在所述第1被支撑部与所述第2被支撑部之间设置有凹部,所述凹部用以与所述凸模一起成形所述膨出部,且
在所述凸模的所述第1撑条侧端部形成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以相对于自所述坯缘压牢器向所述凹模的方向而朝向所述第2撑条侧的方式倾斜,
所述倾斜面的临近所述凹模的凹模侧顶部位于所述凹部。
在现有技术中,未在凸模中设置如上所述的倾斜面。本发明人基于此而推测,当在工件中成形膨出部时,所述工件的第1端部与膨出部之间的部位被凸模与凹模夹持而受到约束。即,认为所述部位因所述约束而变得难以延展,相应地,有膨出部的壁厚变小的倾向。
相对于此,在本发明中,在可变形的凸模中设置倾斜面,并且使所述倾斜面的临近凹模的凹模侧顶部位于凹模中所形成的凹部。通过采用所述构成,当在工件中成形膨出部时,可避免工件的第1端部与膨出部之间的部位被凸模与凹模夹持(换句话说,受到约束)。因此,所述部位的壁容易朝向膨出部延展(流动),故可成形充分满足设计壁厚的膨出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988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田径成绩记录装置
- 下一篇:一种会发光的骑行运动护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