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粉末状聚羧酸系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7466.1 | 申请日: | 2017-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33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国新;祝烨然;杜志芹;唐修生;温金保;张友才;高超;李庆;付丹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20/28;C08F220/18;C08F220/06;C08F222/06;C08F220/14;C08F222/02;C08F2/38;C08F2/02;C04B24/2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张苏沛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末状 羧酸 系保坍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中的混凝土外加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粉末状聚羧酸系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核电、水利、桥梁、隧道等大型基础设施的兴起,尤其是国家铁路客运专线网工程的大规模实施,对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与传统的高效减水剂相比,聚羧酸系减水剂以其高减水率、低坍落度损失、低碱含量等优良性能已成为混凝土高性能化的关键材料。
目前市场上的聚羧酸系减水剂多为10~50%的液体产品,由于其优越的性能,越来越多被用于各种重点工程中。但经常由于工程施工地点较远、施工现场场地有限,导致存储、运输成本不断的增加,所以发展高浓度或固体聚羧酸产品是降低运输成本和推广聚羧酸系减水剂广泛使用的重要条件。干粉砂浆的广泛推广应用,也对固体聚羧酸系减水剂的生产应用提出了迫切需求。目前市场上的粉体聚羧酸系减水剂多为通过喷雾干燥方法得到,但是将其稀释成液体,与同浓度的液体聚羧酸系减水剂相比性能有所下降,这主要是聚羧酸系减水剂受热后发生部分交联引起。如果想得到性能优异的聚羧酸系减水剂粉体产品,只能采用低温的方式,不破坏聚羧酸系减水剂结构的条件下操作。
CN102372458A报道了一种固体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方法,由不饱和酸和其他不饱和单体在有机溶剂中进行共聚,经分离沉淀和低温干燥后制备得到。该固体减水剂在溶于水溶剂中,与市售同样浓度的液体聚羧酸系减水剂产品相比,综合性能没有差异。但该专利需要用到有机溶剂如醇、芳香烃、脂肪烃、酯等,得到聚合产物之后还需要干燥分离溶剂,生产过程不够绿色化。
CN103554382A报道了一种固相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方法,将聚醚单体、引发剂和少量水加入到球磨机或胶体磨中,开动机器混合10分钟,再分若干次将小分子单体、还原剂、链转移剂和小分子单体质量10%的水组成的混合物等份加入球磨机或胶体磨中,全部加完后,再继续反应1h,就可以得到固体或膏状聚羧酸系减水剂。
CN103755885A提出了一种微波辅助固相合成聚羧酸系减水剂的方法,将聚醚单体、引发剂、小分子单体、还原剂、链转移剂和小分子单体质量50%的水组成的糊状混合物置于功率可调的微波炉中,反应一定时间,得到固体或膏状聚羧酸系减水剂。上述专利中的方法不适宜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CN102993387B报道了一种通过一步直接合成纯固体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方法,将不饱和聚氧乙烯醚加热至50~70℃熔化,依次向反应器中加入分子量调节剂、(甲基)丙烯酸或其与不饱和羧酸的混合物单体、引发剂,并且每次加料间隔搅拌时间5~20分钟,继续升温至75~95℃下进行本体聚合反应1.5~8h,冷却至室温即得到纯固体聚羧酸系减水剂。上述两种方法存在温度偏高或工艺复杂的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一种粉末状聚羧酸系保坍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共聚物分子中羧基密度、侧链长度的调整及缓释性的酯基等功能性基团的引入,制备具有高坍落度保持性能的混凝土保坍剂,与聚羧酸系减水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及优异的坍落度保持能力。
本发明涉及一种粉末状聚羧酸系保坍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重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原料组成:
所述多元醇为乙二醇、二乙二醇、1,2-丙二醇、1,3-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中的一种。
所述催化剂为对甲苯磺酸或氨基磺酸,所述阻聚剂为对苯二酚、吩噻嗪、二苯胺中的一种。
所述聚醚单体为分子量600~4000的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醚、甲基烯丙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异戊烯醇聚氧乙烯醚、异戊烯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中的一种。
所述不饱和羧酸为酸酐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富马酸、马来酸、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或所述不饱和羧酸为不饱和羧酸与酸酐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富马酸、马来酸、马来酸酐中的至少一种的混合。
所述丙烯酸酯包括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异辛酯、丙烯酸羟乙酯、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所述甲基丙烯酸酯包括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中的一种。
所述油溶性引发剂为偶氮二异丁腈、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苯甲酰叔丁酯、过氧化甲乙酮中的一种,所述水溶性引发剂为过硫酸铵、过硫酸钠及过硫酸钾中的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74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