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的曲面玻璃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24229.X | 申请日: | 2017-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06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1 |
发明(设计)人: | 詹胜文;傅思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恩特贝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23/03 | 分类号: | C03B23/03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刘文求 |
地址: | 52386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曲面 玻璃 成型 方法 | ||
1.一种移动终端的曲面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A,将放置有单片平面玻璃毛坯的3D曲面成型模具放入投料口平台上,当感应装置感应到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后,控制投料气缸将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送入成型室;
步骤B,当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进入成型室后,预先依次通过呈流水线形式排布的第一预热模组、第二预热模组、第三预热模组和第四预热模组以热传导的方式分阶段加热3D曲面成型模具;
步骤C,当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预热完成后,依次通过呈流水线形式排布的第一热压模组、第二热压模组和第三热压模组用于将单片平面玻璃毛坯分阶段热压成型为3D曲面玻璃产品;
步骤D,当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在经过所述第三热压模组之后,依次通过呈流水线形式排布的第一冷却模组、第二冷却模组、第三冷却模组和第四冷却模组以热传导的方式分阶段冷却3D曲面成型模具;
步骤E,当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完成四次冷却后,再通过液冷通道对成型后3D曲面玻璃产品进行辅助冷却后,完成产品出料;
所述第一热压模组包括主气缸、主上冷却板、主上加热板、主下加热板和主下冷却板,所述主气缸垂直设置,主上冷却板、主上加热板、主下加热板和主下冷却板均放置于一封闭且可换气的成型室中,主上冷却板连接在主气缸的下端,主上加热板连接在主上冷却板之下;
当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进行热压成型时,主上加热板的底面用于与3D曲面成型模具的顶面相接触,主下加热板的顶面用于与3D曲面成型模具的底面相接触,主下加热板连接在主下冷却板之上;
所述第二热压模组和第三热压模组均采用与第一热压模组相同的零件配置;所述第四预热模组采用与第一热压模组相同的零件配置,且用副气缸替换主气缸;
所述主上加热板与主上冷却板之间、以及主下加热板与主下冷却板之间均设置有一双面格栅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曲面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热模组预热温度为650度,输出压力为4-15kg;所述第二预热模组预热温度为750度,输出压力为4-15kg;所述第三预热模组预热温度为850度,输出压力为4-15kg;所述第四预热模组预热温度为950度,输出压力为4-20kg;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的预热温度依次从低到高逐渐进行预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曲面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热模组包括副气缸、副上冷却板、副上加热板、副下加热板和副下冷却板,所述副气缸垂直设置,副上冷却板、副上加热板、副下加热板和副下冷却板也均放置于所述成型室中,副上冷却板连接在副气缸的下端,副上加热板连接在副上冷却板之下;
当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进行预热时,副上加热板的底面用于与3D曲面成型模具的顶面相接触,副下加热板的顶面用于与3D曲面成型模具的底面相接触,副下加热板连接在副下冷却板之上;所述第二预热模组、第三预热模组均采用与第一预热模组相同的零件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曲面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模组、第二热压模组以及第三热压模组压型温度均为950度,输出压力均为0.001Mpa-0.8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曲面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模组采用与第一热压模组相同的零件配置,所述第二冷却模组采用与第四预热模组相同的零件配置;
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通过第一冷却模组时,通过与第一冷却模组中的主上冷却板、主下冷却板进行热传递进行冷却;
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通过第二冷却模组时,通过与第二冷却模组中的副上冷却板、副下冷却板进行热传递进行冷却;
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通过第三冷却模组、第四冷却模组时,通过设置在第三冷却模组、第四冷却模组中的液冷板进行水冷。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曲面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副上加热板与副上冷却板之间、副下加热板与副下冷却板之间均通过多个隔套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的曲面玻璃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却模组的主上加热板与主上冷却板之间、主下加热板与主下冷却板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冷却模组的副上加热板与副上冷却板之间、副下加热板与副下冷却板之间也均设置有一双面格栅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恩特贝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恩特贝斯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422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