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20366.6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849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保松;陆群峰;熊雪梅;乐永祥;包为刚;吴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9 | 分类号: | F16H57/029;F16H57/04;F16J15/447;F03D15/1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14 | 代理人: | 林倩 |
地址: | 213011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输入 迷宫 密封 结构 | ||
1.一种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包括箱体(1)、通过轴承(4)与箱体(1)连接的输入轴(3)、套在输入轴(3)上与箱体(1)紧固件连接的端盖(2),其特征在于:端盖(2)的后端面上设有环状的润滑腔(2-3),从而在端盖(2)的后端面上形成内凸环和外凸环,外凸环与轴承(4)的外圈相抵,内凸环与轴承(4)之间具有工艺间隙(2-a),箱体(1)上设有润滑油引入通道(1-1),端盖(2)上设有与引入通道(1-1)相联的进油孔(2-1),进油孔(2-1)连接节流孔(2-2),节流孔(2-2)的出口对准轴承的滚道;端盖(2)的轴孔内壁上由后至前设有环状的小迷宫腔(2-4)、大迷宫腔(2-5)和防尘腔(2-6),上述工艺间隙(2-a)与小迷宫腔(2-4)之间由后节流环隙(2-b)连接,小迷宫腔(2-4)与大迷宫腔(2-5)之间由中间节流环隙(2-c)连接,大迷宫腔(2-5)与防尘腔(2-6)之间由前节流环隙(2-d)连接;小迷宫腔(2-4)的底部与润滑腔(2-3)之间由一返油孔(2-8)连接,端盖(2)的下部对称设有2条联通润滑腔(2-3)的泄油槽(2-10)和3条联通大迷宫腔(2-5)的泄油孔(2-7),上述泄油槽(2-10)和泄油孔(2-7)各与箱体(1)上对应的回油孔(1-3)联通,端盖(2)的底部设有与防尘腔(2-6)相联的排污孔(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壁上对着泄油槽(2-10)的出口处设有与回油孔(1-3)连接的过渡槽(1-2),泄油槽(2-10)与回油孔(1-3)之间通过过渡槽(1-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3)上且对应大迷宫腔(2-5)处设有两条甩油环(3-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油引入通道(1-1)为阶梯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孔(2-1)与节流孔(2-2)呈折线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腔(2-3)的内侧的腔壁面为斜面,倾斜角а为72~78°。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迷宫腔(2-4)的截面为圆弧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迷宫腔(2-5)的截面为U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腔(2-6)的截面为圆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箱输入轴迷宫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槽(1-2)的截面为圆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2036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