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鉴定鬣羚的特异性PCR引物以及利用特异性PCR引物鉴定鬣羚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9279.9 | 申请日: | 2017-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555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晏鹏;李延颖;王美菊;吴孝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88 | 分类号: | C12Q1/688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邹飞艳;张苗 |
地址: | 241002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鉴定 特异性 pcr 引物 以及 利用 方法 | ||
1.一种用于鉴定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的特异性PCR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异性PCR引物由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对组成。
2.一种利用特异性PCR引物鉴定鬣羚(Capricornis sumatraensis)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1)提取待测样品的总DNA;
2)采用特异性PCR引物对所述总DNA进行PCR扩增;
3)取步骤2)中得到的产物做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
其中,所述特异性PCR引物为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特异性PCR引物;在步骤3)所得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图中,若泳道中出现1条条带,则判断所述待测样品为来自鬣羚的样品,若泳道中不出现条带,则判断所述待测样品不是来自鬣羚的样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以30μL的PCR扩增体系为基准,所述特异性PCR引物中每条引物的用量为7.5×10-6-15×10-6pmol,DNA模板的用量为45-50ng。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中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PCR扩增过程含有退火过程,并且,所述退火过程的条件为:退火温度为55-60℃,退火时间为25-40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师范大学,未经安徽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92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