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靶酶的丹参药材质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7697.4 | 申请日: | 2017-03-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0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程翼宇;李振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31 | 分类号: | G01N21/31 |
代理公司: | 33224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0013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靶酶 丹参 药材 质量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靶酶的丹参药材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从丹参中提取丹参提取物,用缓冲液溶解丹参提取物,得样品溶液;取缓冲液,溶解能被丹参抑制活性的靶酶,得酶溶液;将样品溶液和酶溶液进行混合、孵育,再加入靶酶底物,进行反应,获得反应液,作为样品组;以采用等量缓冲液替代样品溶液作为对照组,测定样品组和对照组反应液的吸光度,通过计算丹参样品对至少两种以上靶酶的抑制率判断丹参药材的质量。本发明通过测定丹参对多种靶酶的抑制程度,计算靶酶抑制率,并将至少两种以上靶酶抑制率作为质控指标反映丹参药材的质量,使质控指标与药品的临床疗效更相关,能够更加快速、经济、高效、全面地评价丹参药材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质量评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靶酶的丹参药材质量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质量控制是制约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因素,也是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中药质量控制对于保证药材及其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一致性有着重要意义。
从外观鉴定到显微鉴定,从指标成分到药效成分,再从薄层色谱到指纹图谱,中药质量评价技术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粗到细的发展过程,正逐步走向成熟。但是,中药化学成分复杂且受基原、种植、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成分含量波动较大,如何最大程度地保障药材质量批次间一致性是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现实挑战。
目前,中药质量检测技术以化学分析为主,通过对一个或多个成分的定量分析实现对药材品质的评价。显然,测定一个或少数几个成分难以全面反映中药质量,而多成分定量分析不仅难度大、过程繁琐,且由于需要多个化学对照品,分析成本高。此外,化学分析法不能确切反映中药的生物活性或临床疗效,难以对中药的有效性进行评价。
所以,从中药的作用机制出发,发展基于生物活性的质量评价方法,不仅有助于降低分析成本,更有利于全面评价中药质量。
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Bge.的干燥根和根茎,其性寒味苦,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之功效,可用于胸痹心痛,脘腹胁痛,癥瘕积聚,热痹疼痛等病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丹参在保护心肌、扩张血管、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功能等方面有较强的药理活性,临床上广泛用于心脑血管疾病。丹参化学成分复杂,主要包括脂溶性的二萜醌类化合物和水溶性的酚酸类化合物。
目前,丹参的质量控制主要以化学成分定量分析为主;例如2015版《中国药典》中对丹参中隐丹参酮、丹参酮Ⅰ、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的含量进行了规定。申请公布号为CN101040907A的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扶正化瘀植物药中丹参原料指纹图谱质量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1)取1.0g丹参粉末,加入甲醇微波提取;(2)梯度洗脱流动相:AlltimaC18柱(4.6mm*250mm,5μm),检测波长为280nm,流速为1.0ml/min,柱温20-40℃;进样量10-20μl;(3)建立标准指纹图谱:1号峰丹参素、8号峰迷迭香酸、9号峰紫草酸、10号峰丹酚酸B、11号峰丹酚酸B异构体、14号峰隐丹参酮和14号峰丹参酮IIA;(4)指纹图谱的质量控制:鉴别峰相对保留时间,丹参素0.21,迷迭香酸0.91,紫草酸0.93,丹酚酸B 1.00,丹酚酸B/E异构体1.04,隐丹参酮0.92,丹参酮IIA 1.00。但是,这些方法所检测的成分只占丹参药材成分的一小部分,难以全面评价其质量,也不能反映丹参的生物活性。
因此,发展既反映药物作用机制又快速、高效、经济的质量评价技术,可有效促进中药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更好地保障药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靶酶的丹参药材质量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更加快速、经济、高效、全面地评价丹参药材的质量。
一种基于多靶酶的丹参药材质量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丹参经甲醇水溶液超声提取后,获得丹参提取物,用缓冲液溶解丹参提取物,得到样品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769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