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2509.9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83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任四海;唐经祥;徐经年;孙敬权;王俊;齐耀程;童友才;雷艳丽;竟丽丽;彭晨;汪升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7/10 | 分类号: | A23L7/10;A23L2/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许洪洁 |
地址: | 230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产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玉米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玉米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是粗粮中的佳品,适合各种人群使用。玉米中除了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胡萝卜素外,还含有核黄素、粗纤维、植物甾醇等功能性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血管疾病有极大的好处。此外,玉米的脂肪中含有50%以上的亚油酸、卵磷脂和维生素E等营养元素,这些物质均具有降低胆固醇、防止高血压、脑功能退化等效果,并具有抗血管硬化的作用。
由于鲜玉米的时令性强,不易鲜贮。目前,现有的玉米产品主要为干玉米。这种干玉米粒表面具有较厚的种皮,且有明显的蜡质层。这种玉米在蒸煮时,耗时长、口感差,且不能直接与其他谷物类食物进行混合蒸煮使用,需要脱皮破碎后才能与其他谷物类食物混合蒸煮,而其在脱皮破碎的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物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产品,这种玉米产品适于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且皮渣率低、口感佳、营养价值丰富,且有浓郁的玉米风味。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玉米产品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加工成本低,且能避免玉米中的营养物质在加工过程中的流失。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含有玉米的谷物蒸煮产品,其通过将上述玉米产品与谷物混合蒸煮所制得,这种产品的口感好、营养丰富,蒸煮时间适宜。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玉米汁,这种玉米汁可以一年四季随时供应,其具有完整玉米粒的全部营养,且保留了新鲜玉米那种独特的风味。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玉米产品的制备方法,该玉米产品适于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其制备方法包括:
将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0~35天内采收的玉米粒进行蒸煮后干燥,并进行真空包装,其中采收后的玉米粒含水量为45~55%、淀粉含量为50~60%。
一种由上述方法制备的玉米产品。
一种含有玉米的谷物蒸煮产品,其通过上述玉米产品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所制得。
一种玉米汁,其通过上述玉米产品进行榨汁所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由本发明提供的这种方法所制得的玉米产品,在使用前可常温保存,而无需像现有技术那样必须冷冻保存;同时,这种玉米产品,无需进行脱皮破碎等加工步骤,既简化了加工流程,又能避免营养元素的流失,使所得到的玉米产品中包含有完整玉米粒所具有的全部营养元素;同时,这种玉米产品的蒸煮特性类似于其他谷物类食物,可与其他谷物类食物进行混合蒸煮食用,皮渣率低、口感佳,且有浓郁的玉米风味。
通过将上述玉米产品与谷物混合蒸煮所制得的谷物蒸煮产品,口感好、营养丰富,且明显缩短了传统的干玉米粒混合蒸煮的时间,保留了玉米独特的风味。
通过将上述玉米产品进行榨汁,得到玉米汁,这种玉米汁具有完整玉米粒的全部营养,并且保留了新鲜玉米那种独特的风味,其口味与鲜榨玉米汁不相上下。此外,这种玉米汁可以一年四季随时供应,由此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鲜榨玉米汁由于时令性原因不能随时供应的问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玉米产品的制备方法,该玉米产品适于与其他谷物混合蒸煮,制备方法包括:
S1:备料步骤:在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0~35天内采收新鲜的玉米粒。玉米粒的含水量为45~55%,玉米粒的淀粉含量为50~60%。
这种玉米采收的时间为玉米植株授粉后的第30~35天内,此时籽粒出现明显的灌浆线,玉米苞叶的颜色开始减退,籽粒开始变硬,但尚未有明显的蜡质层形成。此时采收的玉米,玉米粒的含水量为45~55%、淀粉含量为50~60%。这种玉米的皮渣率为8~12%,在与其他谷物类食物混合蒸煮加工食用时,口感和风味均较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未经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25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椰奶清补凉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高粘筋度的杂粮高筋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