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基于铁轨滑车来提供交互内容的设备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11326.5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34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2 |
发明(设计)人: | 金容完;金起弘;金英喜;金庸善;金真浩;金洪基;梁雄渊;田宇镇;赵东植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李芳华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基于 铁轨 滑车 提供 交互 内容 设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提供交互内容的设备,包括:
运动站台驱动单元,用于通过驱动在实际铁轨滑车中安装的运动站台来传递铁轨滑车的移动,并用于基于铁轨滑车的移动来提供体验的效果;
内容控制单元,用于在乘坐铁轨滑车的用户所佩戴的虚拟现实装置的显示器中提供其中实际环境与虚拟环境匹配的内容;和
交互单元,用于与乘坐铁轨滑车的用户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该运动站台驱动单元通过经由该运动站台向用户传递与沿着实际铁轨轨道的移动同步的交互内容,来提供物理触觉反馈,并通过该运动站台提供感觉效果和运动效果。
3.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该内容控制单元同步实际铁轨的轨道和虚拟轨道,并取决于所同步的轨道的弯曲和起伏形状,向该虚拟现实装置的显示器提供交互内容。
4.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当沿着实际铁轨轨道反复驱动铁轨滑车时,该内容控制单元将虚拟轨道虚拟表示为与实际铁轨轨道相同的轨道,或者当铁轨滑车返回到开始点时,该内容控制单元通过改变虚拟轨道而将虚拟轨道虚拟表示为比实际铁轨轨道更大的轨道。
5.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该交互单元包括姿势交互单元,用于在铁轨滑车周围安排实际实体模型,通过匹配虚拟结果和实际实体模型使得虚拟结构可视,并通过感测用户的姿势使得用户能与虚拟结构交互。
6.根据权利要求5的设备,其中,当乘坐铁轨滑车的用户移动并到达实际实体模型时,该姿势交互单元提供与实际实体模型相关的虚拟对象,基于用户的姿势使得用户能与该虚拟对象交互,并取决于该交互提供体验元素。
7.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其中该交互单元包括化身交互单元,通过该化身交互单元将除了乘坐该铁轨滑车的用户之外的虚拟用户表示为化身,或者使得除了乘坐该铁轨滑车的用户之外的虚拟用户在内容场景中与用户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全局坐标跟踪单元,用于通过跟踪乘坐该铁轨滑车的用户的头部的位置和朝向,来跟踪全局坐标数据;和
匹配单元,用于基于该全局坐标跟踪单元所跟踪的全局坐标数据而在相同空间中匹配该实际环境和该虚拟环境,并用于同步该实际环境中的铁轨滑车的移动和该虚拟环境中的铁轨滑车的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1的设备,进一步包括:
实际图像处理单元,用于获取沿着实际铁轨的轨道所实际记录的360度立体视频,并播放所获取的360度立体视频,由此使得用户能体验该360度立体视频。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设备,其中该实际图像处理单元在其中该360度立体视频与实际铁轨滑车的轨迹与用户的头部的移动同步的状态下播放该360度立体视频。
11.一种使用用于提供交互内容的设备所执行的用于提供交互内容的方法,包括:
驱动实际铁轨滑车和在该铁轨滑车中安装的运动站台;
通过该运动站台传递铁轨滑车的移动,并基于铁轨滑车的移动来提供体验的效果;
在乘坐铁轨滑车的用户所佩戴的虚拟现实装置的显示器中提供其中实际环境与虚拟环境匹配的内容;和
与乘坐铁轨滑车的用户交互。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提供体验的效果包括:
通过经由该运动站台向用户传递与沿着实际铁轨轨道的移动同步的交互内容,来提供物理触觉反馈;和
通过该运动站台提供感觉效果和运动效果。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提供内容的步骤被配置为同步实际铁轨的轨道和虚拟轨道,并取决于所同步的轨道的弯曲和起伏形状,向该虚拟现实装置的显示器提供交互内容。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提供内容的步骤被配置为当沿着实际铁轨的轨道反复驱动铁轨滑车时,将虚拟轨道虚拟表示为与实际铁轨的轨道相同的轨道,或者当铁轨滑车返回到开始点时,通过改变虚拟轨道将虚拟轨道虚拟表示为比实际铁轨的轨道更大的轨道。
15.根据权利要求11的方法,其中与用户交互包括:
在铁轨滑车周围安排实际实体模型;
通过匹配虚拟结果和实际实体模型使得虚拟结构可视;和
通过感测用户的姿势使得用户能与虚拟结构交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未经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13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势反馈系统
- 下一篇:基于互联网的表情符交互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