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探测车的绳索辅助驶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10811.0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5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百超;贾阳;张旺军;袁宝峰;党兆龙;陶灼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
主分类号: | B64G1/16 | 分类号: | B64G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天科技专利中心 11009 | 代理人: | 范晓毅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探测 绳索 辅助 驶离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探测车的绳索辅助驶离装置,包括: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对称设置在探测车的左右两侧;第一绳索的末端固定在着陆平台的第一锚点上,前端穿过设置在探测车车体上的第一过线孔之后,缠绕在探测车的左前轮上,缠绕方向与左前轮的前进转动方向相同;第二绳索的末端固定在着陆平台的第二锚点上,前端穿过设置在探测车车体上的第二过线孔之后,缠绕在探测车的右前轮上,缠绕方向与左前轮的前进转动方向相同。本发明通过左右对称设置的两根绳索来约束探测车的驶离运动,有效提高了探测车的下坡能力,有利于降低坡道的设计长度,减轻系统的质量,相对传统驶离方式,具有结构简单、系统质量轻、安全性高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间探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探测车的绳索辅助驶离装置。
背景技术
承载探测车的星球探测器着陆到星球表面后,探测车需要通过着陆平台上的坡道驶离着陆平台。一般的,受着陆平台构型布局的约束,着陆平台距星球表面的距离较高,而探测车最大驶离坡道的能力受探测车的结构和质量特性的限制,通过对探测车自身设计以提升探测车驶离坡道的能力是及其有限的。
目前,通常采用的方案是,通过设计较长的坡道来保证探测车驶离着陆平台的过程平稳,不发生倾翻。然而较长的坡道设计存在诸多问题:坡道质量大、机构复杂,耗费的资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探测车的绳索辅助驶离装置,采用外界作用力约束探测车,有效提升了探测车驶离坡道的能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探测车的绳索辅助驶离装置,包括: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所述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对称设置在探测车的左右两侧;
所述第一绳索的末端固定在着陆平台的第一锚点上,前端穿过设置在探测车车体上的第一过线孔之后,缠绕在探测车的左前轮上,缠绕方向与左前轮的前进转动方向相同;
所述第二绳索的末端固定在着陆平台的第二锚点上,前端穿过设置在探测车车体上的第二过线孔之后,缠绕在探测车的右前轮上,缠绕方向与左前轮的前进转动方向相同;
其中,所述第一锚点和第二锚点、第一过线孔和第二过线孔、以及左前轮和右前轮均为对称设置。
在上述适用于探测车的绳索辅助驶离装置中,
所述左前轮和所述右前轮的和运动与探测车车体运动一致;
所述第一过线孔设置在探测车车体上、与左前轮相同一侧的后下端;
所述第二过线孔设置在探测车车体上、与右前轮相同一侧的后下端。
在上述适用于探测车的绳索辅助驶离装置中,所述第一绳索和第二绳索的长度满足如下条件:
当探测车的全部车轮驶离着陆平台的坡道时,所述第一绳索脱离探测车的左前轮,所述第二绳索脱离探测车的右前轮。
在上述适用于探测车的绳索辅助驶离装置中,
所述左前轮包括:左前轮轮缘,以及设置在左前轮轮缘上的第一卡槽和第一绳槽;
所述右前轮包括:右前轮轮缘,以及设置在右前轮轮缘上的第二卡槽和第二绳槽;
所述第一绳索包括:设置在第一绳索前端的第一环形扣;
所述第二绳索包括:设置在第二绳索前端的第二环形扣;
其中,在缠绕时,第一环形扣套在第一卡槽中,按左前轮的前进转动方向,第一绳索缠绕在第一绳槽内;第二环形扣套在第二卡槽中,按右前轮的前进转动方向,第二绳索缠绕在第二绳槽内。
在上述适用于探测车的绳索辅助驶离装置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未经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108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低雷诺数空气螺旋桨外形确定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太阳翼展开联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