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放射性组合物、其单次放射合成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6158.0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023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刚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51/04 | 分类号: | A61K51/04;A61K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程跃华 |
地址: | 51008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放射性 组合 放射 合成 方法 及其 用途 | ||
1.一种单次放射合成方法制备的放射性组合物,其中各药物的组成为: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2-18F-氟代丙酸18F-FPA和/或(N-2-18F-氟丙酰基)-L-α-谷氨酸18F-NFPGlu,各组分所占放射性剂量百分比范围为:
1)18F-FDG+18F-FPA,18F–FDG:18F-FPA=60:40~40:60;或者
2)18F-FDG+18F-NFPGlu,18F–FDG:18F-NFPGlu=60:40~40:60;或者
3)18F-FDG+18F-FPA+18F-NFPGlu,18F–FDG:18F–FPA:18F–NFPGlu=25~35:25~35:30~50,放射性组合物溶于水中。
2.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射性组合物的单次放射合成方法,包括以三氟甘露糖和2-溴代丙酸乙酯混合物、三氟甘露糖和(N-2-溴代丙酰基)-L-α-谷氨酸二乙酯混合物、或者三氟甘露糖、2-溴代丙酸乙酯和(N-2-溴代丙酰基)-L-α-谷氨酸二乙酯混合物为前体,经亲核氟化和水解两步反应分别获得含PET药物18F-FDG+18F-FPA、18F-FDG+18F-NFPGlu或18F-FDG+18F-FPA+18F-NFPGlu放射性组合物,其中亲核氟化试剂为[K/K222]+18F-。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组合物的单次放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8F-FDG+18F-FPA复方分子探针放射合成方法,以三氟甘露糖和2-溴代丙酸乙酯混合物为前体,经氟化反应生成中间体1,3,4,6-四-O-乙酰基-2-18F-β-D-吡喃甘露糖+2-18F-氟代丙酸乙酯混合物;加水释稀后,通过一个Sep-PakAl2O3NPlus小柱和两个Sep-PakplusC18串联小柱,放射性中间体捕获在Sep-PakplusC18小柱中;
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小柱中,中间体在Sep-PakplusC18小柱中发生水解反应;用水淋洗该C18小柱,淋洗液进一步通过Sep-PakSCX小柱分离纯化和中和后,过无菌滤膜得18F-FDG+18F-FPA放射性组合物;其中三氟甘露糖与2-溴代丙酸乙酯质量比为5:8~8:1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放射性组合物的单次放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18F-FDG+18F-NFPGlu制剂放射合成方法,以三氟甘露糖和(N-2-溴代丙酰基)-L-α-谷氨酸二乙酯混合物为前体,经氟化反应生成中间体1,3,4,6-四-O-乙酰基-2-18F-β-D-吡喃甘露糖+(N-2-18F-氟丙酰基)-L-α-谷氨酸二乙酯混合物;加水释稀后,通过一个Sep-PakNAl2O3Plus小柱和两个Sep-PakplusC18串联小柱,放射性中间体捕获在Sep-PakplusC18小柱中;加氢氧化钠溶液至小柱中,中间体在Sep-PakplusC18小柱中发生水解反应;用水淋洗该C18小柱,淋洗液进一步通过Sep-PakSCX小柱分离纯化和中和后,过无菌滤膜得18F-FDG+18F-NFPGlu放射性组合物;其中三氟甘露糖与(N-2-溴代丙酰基)-L-α-谷氨酸二乙酯质量比为5:8~8: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615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铁水转运系统球化运送机构
- 下一篇:一种三轴联动浇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