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6029.1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3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边大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中科富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1/00 | 分类号: | B32B11/00;B32B11/10;B32B11/04;B32B27/32;B32B17/02 |
代理公司: | 合肥道正企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4130 | 代理人: | 闫艳艳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杀菌 作用 防水 卷材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包括胎基层,所述胎基层为玻纤毡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胎基层上表面的第一杀菌层和设置在胎基层下表面的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杀菌层上表面设有第二防水层,所述第二防水层上表面设有防护层,所述第一防水层下表面设有第二杀菌层,所述第二杀菌层表面设有PE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水层和第二防水层均为SBS改性沥青自粘防水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杀菌层和第二杀菌层均为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其特征在于:所述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料包括如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尿素10~20份、TiOSO4 10~20份、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BS)1~5份、氨水5~10份、三乙醇胺30~50份、氧化石墨烯1~5份、维生素C 3~10份、聚氨酯100~150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为聚丙烯层。
6.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纳米TiO2的制备:按照配比称取尿素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预热并向反应釜中滴加TiOSO4,搅拌均匀,再加入DBS,于110~130℃加热反应1~4h,反应结束后,冷却、洗涤至检测不出Fe3+,Fe2+,SO42-,再加入氨水中和,将沉淀物放入真空干燥箱中干燥2~3h,得到二氧化钛粗品,再将二氧化钛粗品进行粉碎,加入三乙醇胺溶液,混合均匀,干燥后即得纳米二氧化钛;
(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涂料:将氧化石墨烯分散在水相中,再与聚氨酯预聚体进行乳化反应,反应结束后滴加维生素C溶液进行原位还原反应,即得到石墨烯改性聚氨酯涂料;
(3)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料的制备:将制备得到的纳米TiO2加入到石墨烯改性聚氨酯涂料中,搅拌反应1~2h,即得所述TiO2/石墨烯改性聚氨酯纳米杀菌涂料;
(4)防水卷材的制备:将胎基层展开,在玻纤毡层上表面各涂覆一层杀菌层,涂覆厚度为0.2~0.6mm;然后在第一杀菌层上表面涂覆第二自粘改性沥青层,涂覆厚度为0.4~0.8mm;然后在自粘沥青层上表面粘结防护层,厚度为0.2~0.6mm;在玻纤毡下表面涂覆第一自粘改性沥青层,涂覆厚度为0.4~0.6mm,再在第一自粘改性沥青层的下表面涂覆第二杀菌层,涂覆厚度为0.2~0.4mm;再在第二杀菌层的下表面粘结PE保护层,即制得所述防水卷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2h。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真空干燥箱温度为50~70℃。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杀菌作用的防水卷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反应温度为40~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中科富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中科富华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602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