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土壤硒利用率的微生态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105036.X | 申请日: | 2017-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311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喻米玲;喻米兰;方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隆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12N1/16;C12N1/20;C12N1/14;C12R1/04;C12R1/01;C12R1/02;C12R1/065;C12R1/6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435 | 代理人: | 陈铭浩,冯晓欣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土壤 利用率 生态 肥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提高土壤硒利用率的微生态肥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固体菌种、牛肉膏、蛋白胨、红糖、黄腐酸、磷酸氢二钾、磷酸二氢钾、硒矿粉,以上各组分按照质量份数计分别为:固体菌种25-75份、牛肉膏0.75-0.85份;蛋白胨2.5-3份;红糖0.25-0.3份;黄腐酸12-20份、硒源物质0-180份;所述磷酸氢二钾每亩地加入8-10g、所述磷酸二氢钾每亩地加入1.0-1.2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硒利用率的微生态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菌种含有耐硒量达到每毫升500微克以上的酵母菌、放线菌、霉菌、乳酸菌、纤维素分解菌及光合菌、醋酸菌和固氮菌的混合菌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硒利用率的微生态肥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鸡粪、猪粪等动物粪便0-180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任意一种提高土壤硒利用率的微生态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增菌:采集含硒10mg/kg以上的土壤,含硒500mg/kg以上的石煤碎渣,将两者混匀,向混合物中加入肉汤增菌液后,培养6-8h,控制温度为37℃;
过筛:取步骤a中混匀的培养液加入含硒500ug/ml的肉汤液中继续培养24—48h;
选择:将步骤b中经过高硒筛选的菌液分别接种到酵母菌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霉菌培养基、乳酸菌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培养基及光合菌培养基、醋酸菌培养基和固氮菌培养基进行选择性培养培养24—72小时,控制温度37℃;
再增菌:从步骤c中的8种固体培养基上各挑取10个菌落接种到500毫升同一肉汤培养基中,在37℃下培养6—8小时;
制种:将步骤d中的菌液与麦麸混均匀后,在30—35℃下,放置一周,得固体菌种;
配料:将固体菌种25-75份、牛肉膏0.75-0.85份;蛋白胨2.5-3份;红糖0.25-0.3份;黄腐酸12-20份;硒源物质0-18份充分混匀,再按照每亩地8-10g加入磷酸氢二钾;1.0-1.2g加入磷酸二氢钾;在室温下堆放15天,期间翻动2—3次,完成后得肥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硒利用率的微生态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c中放线菌培养基、光合菌培养基、纤维素分解菌、固氮菌培养基的PH为7.2-7.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硒利用率的微生态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e中所述麦麸在混合前,先用适量水浸润,放置时每天翻动一次。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硒利用率的微生态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的硒源物质含硒量300mg/kg以上,且在混合前先用氢氧化钾溶液调PH至7.5—8.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硒利用率的微生态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f中混匀时可以加入动物粪便,加入的总质量份数为0-180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提高土壤硒利用率的微生态肥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加入的动物粪便和硒源物质的质量分数总和不超过18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隆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隆农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503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