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2453.9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52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3 |
发明(设计)人: | 佐佐木启介;高川元;合屋阳一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2B77/08 | 分类号: | F02B77/08;F02F1/24;G01L23/00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邓宗庆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 ||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该内燃机具备缸内压传感器,该缸内压传感器具有被插入到气缸盖的贯通孔中的棒形的传感器主体。该内燃机具备将孔壁面与主体侧壁面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在将中心轴方向上的从密封构件的基准位置到主体侧壁面的端部为止的距离设为D1、将任意位置处的孔壁面与主体侧壁面之间的距离设为D2、将中心轴方向上的从基准位置(X)到孔壁面的端部为止的距离设为D3、将任意位置处的孔壁面与主体侧壁面之间的距离设为D4时,满足D1<D3×(D4/D2)这样的尺寸关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内燃机。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0-091563中公开了一种具备将传感器主体插入到设于气缸盖的贯通孔中的缸内压传感器的内燃机。更具体而言,在该内燃机中,配备有将贯通孔的壁面与传感器主体之间密封的密封构件。在传感器主体中的与燃烧室侧的端部相反一侧的端部设有用于将传感器主体固定于气缸盖的固定部。传感器主体利用夹紧件将固定部压靠在气缸盖上。该构造被设计成贯通孔与传感器主体仅经由密封构件接触。
在上述日本特开2010-091563中,包括密封构件的位置在内,对缸内压传感器的传感器主体与贯通孔之间的尺寸关系没有任何记载。在此,在缸内压传感器被实际装载于气缸盖的情况下,有时传感器主体的中心轴会在贯通孔的内部倾斜。作为其主要原因,能够列举缸内压传感器以及气缸盖的加工精度、缸内压传感器的组装不良、传感器固定部的变形以及由热量引起的密封构件的变形等。
缸内压传感器的受压部设于传感器主体中的燃烧室侧的端部。在发生如上述那样的传感器主体的中心轴的倾斜的情况下,根据倾斜的形态,存在受压部附近的传感器主体与贯通孔的壁面接触的可能性。若受压部附近的传感器主体与贯通孔的壁面接触,则由内燃机的运转产生的振动会经由气缸盖传递到受压部。其结果为,存在起因于该振动的噪声与缸内压传感器的输出值重叠的可能性。并且,这样的振动噪声的重叠会成为传感器输出的误差的主要原因。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燃机,即使有时传感器主体的中心轴在贯通孔的内部倾斜,也能够避免缸内压传感器的受压部附近的传感器主体与贯通孔的接触。
本发明的方案提供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具备气缸盖、缸内压传感器、密封构件和固定构件。所述气缸盖具有贯通孔。所述缸内压传感器包括传感器主体和受压部。所述传感器主体包括抵接在所述气缸盖中的与所述内燃机的燃烧室相反一侧的盖壁面上的固定部。所述传感器主体为棒状。所述传感器主体被配置在所述贯通孔内。所述受压部设于所述传感器主体中的所述燃烧室一侧的端部。所述密封构件将所述贯通孔的壁面即孔壁面与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侧壁面即主体侧壁面之间密封。所述固定构件将所述固定部固定成将所述固定部压靠在所述盖壁面上。所述密封构件在所述传感器主体被配置在所述贯通孔内的状态下,位于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中心轴方向上的所述传感器主体的中途的部位。基准状态下的所述传感器主体与所述贯通孔在作为D1、D2、D3以及D4而能够取得的值的至少1个组合中,满足D1<D3×(D4/D2)这样的尺寸关系。D1是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从所述密封构件的基准位置到第一任意位置为止的距离。所述第一任意位置是位于相比于所述密封构件靠近所述燃烧室侧的、所述孔壁面或所述主体侧壁面的位置。D2是在所述第一任意位置处相向的所述孔壁面与所述主体侧壁面之间的距离。D3是所述贯通孔的中心轴方向上的从所述基准位置到第二任意位置为止的距离。所述第二任意位置是位于相比于所述密封构件远离所述燃烧室侧的、所述孔壁面以及所述主体侧壁面中的任一方的位置。D4是在所述第二任意位置处相向的所述孔壁面与所述主体侧壁面之间的距离。所述基准状态是所述贯通孔的所述中心轴与所述传感器主体的所述中心轴对齐的状态。
在上述内燃机中,所述贯通孔也可以构成为在远离所述燃烧室一侧的端部的部位比靠近所述端部的部位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4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