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CRISPR/nCas9介导的定点碱基替换在植物中的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98892.7 申请日: 2017-02-23
公开(公告)号: CN107043779B 公开(公告)日: 2020-05-12
发明(设计)人: 夏兰琴;孙永伟;赵云德;李晶莹;杜晋鲁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主分类号: C12N15/82 分类号: C12N15/82;A01H5/00;A01H6/46
代理公司: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代理人: 关畅;白艳
地址: 100081 北***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crispr ncas9 定点 碱基 替换 植物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CRISPR/nCas9介导的定点碱基替换在植物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定点编辑植物基因组的系统,该系统包括BE3植物表达载体(表达由nCas9(D10A)、脱氨酶和尿嘧啶DNA糖基化酶抑制蛋白组成的融合蛋白),并以水稻OsPDS和OsSBEIIb为靶基因对该系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所选的3个靶点中,均获得预期定点突变植株,在水稻中实现了碱基的精确的点突变,且效率最高达到20%左右,为农作物育种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有效的碱基替换方法,在农业育种方面具有强大的应用潜力,为快速改良农作物重要农艺性状提供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CRISPR/nCas9介导的定点碱基替换在植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已经成为分子生物学中最强大的工具之一。首次在细菌中发现,由sgRNA和Cas9两部分组成(Jinek et al.,2012)。CRISPR/Cas9是通过自身的核酸内切酶活性引起靶位点DNA序列双链断裂(double-strand breaks,DSBs),然后通过非同源末端连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NHEJ)或同源重组介导的修复(homology-directed repair,HDR)两种方式引入突变。NHEJ途径诱导产生的突变大部分为核苷酸的插入或缺失,造成移码突变,而HDR则由同源供体DNA介导片段插入或核苷酸修正(Jinek et al.,2012)。CRISPR/Cas9系统对靶位点的识别依赖于核酸之间碱基互补配对,可对任何紧随PAM(NGG)的20bp的靶点序列进行编辑,且其靶点在基因组中的分布频率很高,因此对于需要定点编辑的靶基因,更容易找到合适的靶位点。另外CRISPR/Cas9系统可同时对同一基因的不同位点或多个基因的位点进行定向编辑,使其运用更加灵活。此外,CRISPR/Cas9系统操作简单快捷,每次打靶只需替换原有载体上20-30bp的核苷酸序列,更适宜规模化,高通量操作(Cong et al.,2013;Feng et al.,2014;Gao and Zhao,2014;Zhou et al.,2014;Lawrenson et al.,2015;Liu et al.,2015;Ma et al.,2015;Wang etal.,2015;Xie et al.,2015;Paul III and Qi,2016)。随着CRISPR/Cas9技术在人类与动物细胞系中建立并应用,经过改造的CRISPR/Cas9系统也迅速地被应用到拟南芥、烟草、高粱、水稻、小麦、玉米等不同植物基因组的定向编辑研究中,并且获得较高的诱导突变率和可稳定遗传的基因组编辑植株(Shan et al.,2013;Puchta and Fauser,2014;Voytas andGao,2014;Li et al.,2015;Ma et al.,2015;Svitashev et al.,2015;Endo et al.,2016;Gao et al.,2016;Sun et al.,2016)。

尽管CRISPR/Cas9作为一种新的靶向基因修饰技术,展现了广阔的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并在农作物改良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主要局限于基因随机突变和敲除。农作物中含有大量农艺性状是由单碱基的突变导致,传统CRISPR/Cas9技术引入DSB后,与非同源末端连接的随机过程相比,HDR总是以相当低的频率发生,只有少数报道表明CRISPR/Cas9介导的HDR在作物中可行(Li et al.,2015;Svitashev et al.,2015;Endo et al.,2016;Shi et al.,2016;Sun et al.,2016),使得大量农艺性状无法得到快速的改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889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