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气灶点火装置自动装配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5997.7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64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庞茂;吴瑞明;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庞茂 |
主分类号: | B23P19/06 | 分类号: | B23P19/06;B23P19/00;B23P19/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气灶 点火装置 自动 装配 及其 控制 方法 | ||
一种煤气灶点火装置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和控制单元,所述机架设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中心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四个侧面分别按顺序设有上下料工位、拧紧工位、流量调节工位和气密性检测工位,所述机架设有启动开关、控制单元和动力系统,所述旋转装置、上下料工位、拧紧工位、流量调节工位和气密性检测工位均与动力系统、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启动开关与控制单元相连。本发明实现了点火装置的自动化装配和检测,不需要人工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通过设备进行质检,产品质量稳定性加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气灶点火装置的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煤气灶点火装置自动装配机。
背景技术
双灶台煤气灶的点火装置与进气管装配是煤气灶装配中的关键工序,目前大多采用人工装配、人工检测气密性的方式。该种装配方式效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如公开号为CN103388835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点火电子,特别涉及一种燃气灶点火器的外壳及燃气灶点火器及燃气灶点火器的装配工艺。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燃气灶点火器的外壳,包括有壳体及与壳体垂直设置的导线连接管,壳体内设有放置空腔,放置空腔的轴向两端分别设有与外界导通的开口,开口分别为限位开口及安装开口,所述安装开口的直径与放置空腔的直径一致,限位开口的直径小于放置空腔的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缩短装配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燃气灶点火器的外壳及燃气灶点火器及燃气灶点火器的装配工艺。该技术方案改善了点火器的机构,方便了装配,但是并没有对点火器的装配进行自动化,仍需要人工装配,因此仍存在装配效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人工装配、人工检测气密性的方式。该种装配方式效率低、产品质量稳定性差的问题,实现一种能完成煤气点火装置与进气管的自动拧紧装配、出口流量校定及总成气密性检测的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煤气灶点火装置自动装配机,包括机架和控制单元,所述机架设有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中心设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四个侧面分别按顺序设有上下料工位、拧紧工位、流量调节工位和气密性检测工位,所述机架设有启动开关、控制单元和动力系统,所述旋转装置、上下料工位、拧紧工位、流量调节工位和气密性检测工位均与动力系统、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启动开关与控制单元相连。本发明实现了点火装置的自动化装配和检测,不需要人工装配,提高了装配效率,通过设备进行质检,产品质量稳定性加强。
作为优选,所述上下料工位包括定位夹具盒,所述定位夹具盒通过旋转机构连接于旋转装置上的支架,所述定位夹具盒上设有与点火调节器相适配的固定座,所述定位夹具盒的中轴线上设有使得T型进气管的横管处于安装位置的纵管固定卡,所述旋转机构与动力系统、控制单元相连。所述定位夹具盒针对适配于点火装置的夹具,能够将T型进气管和点火调节器相互固定住,定位性强,使用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拧紧工位包括自动锁螺丝机,所述自动锁螺丝机设有两个送钉气管和两个锁螺丝头,所述一个锁螺丝头适配一个送钉气管,所述两个锁螺丝头与两个点火调节器上螺孔位置一一对应,所述锁螺丝头连接伺服电机,所述送钉气管连接上料箱,所述送钉气管通过电磁阀连接空气源,所述伺服电机、电磁阀均与控制单元相连。两个送钉气管同时自动送入螺钉并分别拧紧左右阀体的一颗螺钉,然后锁螺丝头压紧螺钉旋转拧紧,完成自动锁螺丝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庞茂,未经浙江科技学院;庞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599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