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动双撑脚和应用该撑脚的电动车、摩托车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2677.6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4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孙道清;刘云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道清 |
主分类号: | B62H1/02 | 分类号: | B62H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摆动 滑动轮 主动轴 双撑 底面最低点 电动车 撑脚 摩托车 电机传动 动作完成 两端对称 两端延伸 纵向分布 高度差 底面 壳体 应用 邻近 体内 支撑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简单、支撑动作完成较快且阻力较小的电动双撑脚和应用该撑脚的电动车、摩托车及其工作方法。电动双撑脚包括:承配合于一壳体中的主动轴,主动轴的两端延伸出壳体,主动轴与设于壳体内的电机传动连接,主动轴的两端对称固定有摆动脚,邻近各摆动脚的底部一侧设有滑动轮,摆动脚处于纵向分布时,摆动脚的底面最低点低于滑动轮的底面,摆动脚的底面最低点与滑动轮的底面的高度差越小,越利于发挥滑动轮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或摩托车用支撑装置,具体是一种电动双撑脚及应用该撑脚的电动车、摩托车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电动车或摩托车用电动双撑脚,包括:分别轴承配合于一壳体两端的一对筒体,固定于各筒体内的中心轴线上的丝杆,分别与所述的一对筒体中的丝杆螺纹连接的一对撑脚。
上述现有的电动双撑脚的不足之处在于:筒体与丝杆动作时摩擦阻力较大,工作周期较长(一般需要20秒左右完成支撑动作),噪音也较大,同时采用传送带传动,结构较复杂、使用寿命较短且可靠性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支撑动作完成较快且阻力较小的电动双撑脚和应用该撑脚的电动车、摩托车及其工作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动双撑脚,其包括:承配合于一壳体中的主动轴,主动轴的两端延伸出壳体,主动轴与设于壳体内的电机传动连接,主动轴的两端对称固定有摆动脚,邻近各摆动脚的底部一侧设有滑动轮,摆动脚处于纵向分布时,摆动脚的底面最低点低于滑动轮的底面,摆动脚的底面最低点与滑动轮的底面的高度差越小,越利于发挥滑动轮的作用。
在控制各摆动脚由横向下摆至纵向过程中,所述滑轮先接触地面;然后各摆动脚继续下摆,在所述滑轮的滑动作用下,阻力较小,电机驱动各摆动脚继续下摆,直至各摆动脚的底面接触地面,此时已撑起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电动车或摩托车。
各摆动脚横向分布时,所述摆动脚上的滑动轮的安装在摆动脚的下侧,进而确保在控制各摆动脚由横向下摆至纵向过程中,所述滑轮先接触地面。
优选地,所述摆动脚的底面为斜面,且该底面由内侧端向外侧端向下倾斜,以使一对摆动脚处于纵向分布时,一对摆动脚的底面构成八字形,进一步确保在控制各摆动脚由横向下摆至纵向过程中,所述滑轮先接触地面并持续接触状态较多的时间,进一步减小在撑起所述电动车或摩托车的过程中的阻力。
优选地,一对摆动脚的中部之间连接有支撑轴,以稳定一对摆动脚。
优选地,所述壳体中、主动轴上固定设有一磁块;所述壳体中且于所述磁块一侧设有圆环;圆环活动套设在所述主动轴上,所述圆环上设有用于检测所述磁块的磁信号的霍尔传感器;所述圆环的外侧圆弧上分布有齿,所述壳体中设有一与所述圆环上的齿啮合的丝杆,丝杆的外侧端穿过所述壳体的壁体上的通孔;丝杆的外侧端面上设有十字形或一字形或多边形槽;通过旋转丝杆控制所述圆环绕所述主动轴旋转。
优选地,所述丝杆的内侧端活动配合在所述壳体内的一轴承护圈内,该轴承护圈固定所述壳体的壁体上,进而利于对所述丝杆限位,确保其使用的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丝杆与所述圆环平行分布,以分别调节所述圆环的旋转角度。
优选地,所述霍尔传感器与一控制器相连,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电机动作以控制所述摆动脚的摆动角度。
一种电动车或摩托车,包括上述电动双撑脚,且该电动双撑脚设于电动车或摩托车的后平叉中前部的底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道清,未经孙道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26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汽车绿色立体旋转式拆解装置
- 下一篇:自动展开双足型电动车侧撑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