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动机化油器液面高度调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8543.7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126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福;彭勇;夏良;赵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M19/12 | 分类号: | F02M19/12 |
代理公司: | 31205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顾勇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动机 化油器 液面 高度 调控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化油器液面高度调控装置,包括储油杯、升降机构、位移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控制装置、储油杯支架,所述的升降机构一侧活动连接储油杯支架,升降机构另一侧固定连接汽油辛烷值测定机本体,所述位移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连接在储油杯支架和储油杯上,所述控制装置根据位移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控制升降机构相对于化油器的移动和实时测量储油杯油面的液位高度。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采用位移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来调控化油器的液面高度,有效的控制了测试滞后的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灵敏性,适合应用于汽油辛烷值测定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供油调控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发动机化油器调控装置,应用于汽车汽油辛烷值测定和发动机燃油供应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辛烷值是车用汽油最重要的抗爆指标,通过在专用的汽油发动机内燃烧时的爆震指数来测定。在汽油辛烷值测定机测定汽油辛烷值时,油品的爆震指数和油气混合比有关。固定排量的发动机的吸气量是一定的,而油品的供给多少是由化油器液面高度决定的,因此,化油器液面高度的正确调节是准确测得辛烷值的关键。
现有技术一般通过油杯-浮子室-化油器的结构形式来实现化油器液面高度调控的:首先,浮子室里的浮子和针阀自动控制浮子室内的油品液位高度;其次,整体调节浮子室相对化油器的高度,实现化油器液面高度的调节。针阀和浮子组成的液位自控系统控制具有明显的技术缺陷:
1.浮子室内的针阀受到油品清洁度的影响容易堵塞或关闭不严,引起液位的失控;
2.这种液位自控系统具有显著的迟滞特性,再受到外部振动的影响,浮子反复偏移控制液位,引起浮子室内的液位波动,造成辛烷值测定结果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发动机化油器液面高度调控装置,采用油杯-化油器的结构形式,取消现有技术中的包含浮子和针阀的浮子室结构,通过检测油杯内液位高度来控制油杯和化油器的相对高度,实现化油器液面高度的调节和维持,显著提高汽油辛烷值测定机的供油系统的可靠性,能更加准确地测出油品的爆震指数。
为达到上述发明创造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化油器液面高度调控装置,与储油杯组合连接在一起,储油杯连接软管形成连通器结构,主要包括液位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控制装置、升降机构和储油杯支架,储油杯支架与储油杯固定连接,升降机构的活动部的运动输出端与储油杯支架固定连接,通过控制装置的控制,使升降机构的活动部能通过储油杯支架带动储油杯执行可控升降运动,升降机构的固定机架部分与汽油辛烷值测定机本体固定连接,液位传感器设置于储油杯上,用于实时测量储油杯中油面的高度,位移传感器固定安装在储油杯支架上,用于实时测量储油杯相对汽油辛烷值测定机本体的高度变化位移,液位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控制装置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控制装置对接收信号进行数据计算和处理,控制装置的指令信号输出端与升降机构的指令信号接收端连接,控制装置根据位移传感器和液位传感器输入的信号,控制升降机构的活动部的升降移动,从而调节储油杯内的液面高度,并能在烧油过程中自动控制储油杯内液面高度保持不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储油杯包括至少两个,储油杯支架采用多油品储油杯支架,全部储油杯均固定安装在同一个储油杯支架上,且储油杯与通过多油路开关阀分别经软管直接相连,每个储油杯上都有对应独立设置一个液位传感器,所有的储油杯共用安装在储油杯支架上的同一个位移传感器,的多油品储油杯支架在应用时,每次只使用一个储油杯内的油品,通过多油品开关阀切换到指定的储油杯,的控制装置对每一路油品在对应的储油杯内的初始液位进行记录,当切换另一个储油杯内的油品时,控制升降机构能将当前储油杯直接调到前一工作储油杯的初始高度位置处。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储油杯和储油杯支架组成单油品储油装置,储油杯与单一开关阀经软管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85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