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换挡装置、机动车变速器以及换挡装置装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8445.3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91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弗兰克·迪特里希;加西亚·萨尔瓦托;彼得·塞尔马克;萨布里娜·库珀尔;冈特·鲁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特拉格有限两合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63/30 | 分类号: | F16H63/30;F16H63/34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靖亮 |
地址: | 德国翁特***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挡 装置 机动车 变速器 以及 装配 方法 | ||
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换挡装置,变速器具有多个挡位,其可借助换挡装置挂入和摘出,换挡装置具有:壳体,其限定出纵向;第一和第二换挡连杆,其彼此平行布置且分别沿纵向关于壳体可运动地支承,每个换挡连杆可占据中立位置和挡位位置;机械的挡位锁定装置,其在换挡连杆之间发挥作用,使仅换挡连杆中的一个可占据挡位位置,挡位锁定装置具有锁定元件,其在横向引导分段中关于壳体在横向于纵向的方向上可运动地支承,锁定元件在第一锁定位置与第二锁定位置之间可运动地支承,在第一锁定位置中,第一换挡连杆从其中立位置的运动被锁定,在第二锁定位置中,第二换挡连杆从其中立位置的运动被锁定。至少第一换挡连杆具有贯通开口,其贯通开口横截面与锁定元件的锁定元件横截面相匹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换挡装置,其中,机动车变速器具有多个挡位,挡位能够借助于换挡装置挂入和摘出,换挡装置具有:壳体,壳体限定出纵向;第一和第二换挡连杆,换挡连杆彼此平行地布置且分别沿纵向关于壳体能够运动地得到支承,方式为:每个换挡连杆可以占据中立位置和至少一个挡位位置;以及机械的挡位锁定装置,挡位锁定装置在换挡连杆之间发挥作用,使得分别仅换挡连杆中的一个可以占据挡位位置,其中,挡位锁定装置具有锁定元件,锁定元件在横向引导分段中关于壳体、在横向于纵向的方向上能够运动地支承,其中,锁定元件在第一锁定位置与第二锁定位置之间能够运动地支承,其中,在第一锁定位置中,第一换挡连杆从其中立位置的运动被锁定,而在第二锁定位置中,第二换挡连杆从其中立位置的运动被锁定。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这种换挡装置的机动车变速器。
最后,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装配用于机动车变速器的换挡装置、特别是上述类型的换挡装置的方法。
背景技术
具有上述类型的换挡装置的机动车变速器在现有技术中已知。
构造有这种换挡装置的机动车变速器通常实施为呈中间轴结构形式的分级变速器。在此情况下,为各个挡位或挡位级分别配设具有固定轮和浮动轮的齿轮组。在此,浮动轮能够借助于换挡离合器与所对应的轴连接或分离,以便挂入或摘出所对应的挡位。在此情况下,两个相邻的齿轮组通常借助于换挡离合器组件相互连接,借助于换挡离合器组件能够可替换地挂入和摘出两个配设给齿轮组的挡位级。在此情况下,换挡离合器组件一般具有换挡套筒,换挡套筒与所对应的换挡连杆沿纵向型面锁合地联接。因此,换挡连杆的纵向运动使得换挡套筒在中立位置与两个相对的挡位位置之间运动。
对于具有多个两个挡位的机动车变速器而言,换挡装置一般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换挡连杆。这样,多个换挡连杆与机动车内部的挡位切换杆之间的联接例如可以通过换挡轴来实现,换挡轴例如为了选取换挡连杆而沿轴向移位(或者转动),且为了沿纵向移动换挡连杆而转动(或沿轴向移位)。
为了避免在这种变速器中同时挂入多于一个的挡位级,这种变速器通常包括机械的挡位锁定装置。在此,在仅具有两个换挡连杆的变速器中,一般一个机械锁定元件就足够了,其在锁定位置中将其中一个换挡连杆加以锁定,以克服离开中立位置的运动,也就是当另一个换挡连杆处在挡位位置中时,进行锁定。
在具有多于三个换挡连杆的机动车变速器中,一般需要较为复杂的挡位锁定装置,其例如包括与多个换挡连杆相联接的锁定滑闩(例如EP0306720A3)。
只要两个换挡离合器彼此间的操作需要被锁定,就可以应用换挡锁定装置,正如其由文献EP1746313B1已知的那样。在此情况下,能够在引导件上枢转的锁定元件要么作用在换挡离合器组件的换挡套筒上,要么作用在另一换挡离合器组件的另一换挡套筒上,以便实现挡位锁定功能。
文献DE2935590A1公开了一种锁定栓的用途,其在横向引导结构中引导且在两个换挡连杆之间延伸,换挡连杆分别具有圆周槽,使得锁定栓要么嵌入其中一个圆周槽中,使得另一换挡连杆能够自由运动,要么嵌入另外那个圆周槽中,使得另一换挡连杆能够沿轴向自由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特拉格有限两合公司,未经格特拉格有限两合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84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