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护船臂有效
| 申请号: | 201710088215.7 | 申请日: | 2017-02-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31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 发明(设计)人: | 罗晓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晓晖 |
| 主分类号: | B63B43/02 | 分类号: | B63B43/02;B63B43/18;B63B21/50;B63B21/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163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护船臂 | ||
一种护船臂在船的前部两舷分别各设置一套互相独立工作的、大涡杆传动大涡轮带同强臂转摆的装置,当强臂竖高时可基本无碍原有事物、并易兼起重臂功能。有危险趋势时,便易凭电机等带动大涡杆传动大涡轮带强臂向前转摆至两臂端间邦设的强韧绳中段贴近水面,去代替船头碰到外物、并借绳的缓冲可让被撞者也免大伤,甚至可拨开鱼雷等。紧急时仅凭单人之力即可拉开大涡杆对大涡轮的啮合、令所配的强臂在重力作用下迅速下摆去撑住浅水底,这人一松手即令大涡杆重新啮合锁定大涡轮可分别带两强臂撑定于不平坦的水底的两点,即使这船尾沉底、其船头亦必有较大体积不沉可供较多人暂避并方便稳妥安全地后救;优于现知救生措施。强臂还易助船极可靠地煞停;因这大涡杆不动时,就锁定与其啮合的大涡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可助浅水中的船舶减免翻沉的机械杆臂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的活动多数处于浅水区域,那船难自然也多在浅水区域出现了。故此,创新性地为船舶增设临急垂撑于浅水底部以减免翻沉的机械杆臂装置显得很必要了。
发明内容
为助大多数活动于浅水区域的船舶减免翻沉,本发明提供一种护船臂。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是:
本文主以活动于水深不超过20米的水域内、排水量约为2000吨的客船为例。
在船的前头两舷尽量刚好不受浪水冲击处分别各自焊牢上一根由粗强钢柱做成水平向外横伸出约1米长的定强轴,这每轴又活动配合地套上一只大涡轮,每只大涡轮朝外的端面内快近其此根源处设一轴线平衡于定强轴的强力铰链活铰连接着一根长约30米的强臂。只要配有机械带动的大涡杆来传动即可带动强臂向下伸撑至约20米深的水底防止船翻沉了、或是起着锚定的作用;若两舷的强臂都平伸向前并在臂前端绑上一根强韧的绳去贴近水面时,则又可去缓冲各种碰撞甚至拨开迎面来的鱼雷或水雷或海豚或其他物体;若两强臂举高时又可兼作起重臂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廉易实施,对一艘2000吨的船加设两支30米长的强臂及附件仅需增设备重量约5吨、花费2万美元、一般中小修船厂即易实施;需用的技术材料也主要是一些卷扬机、轮轴、钢材及绳索等等,市场上大有积压品。便可保此船在那深度不超过20来米的内河及沿海大多数水域内基本不会翻沉,其他凡长度超过50米的铁壳船及潜艇均易按上述比例推广普及。
2、安全高效,它防翻沉防碰撞及兼作锚定的功效,均可在全部失去动力的条件下仅凭人力即可实施甚至可借助一些简单的自动化装置来自动应急实施。反应极其迅速、能应急防灾。例如只要疑有碰撞危机时,即易预先由大涡杆带动大涡轮把强臂平伸出船头前方,即使是撞上礁石或桥墩或其他船舶也大多数会得到两强臂前端绑张的强韧绳的缓冲而免出灾害。万一是以强臂直接撞去时,其伤害也必会远低于由本船直接撞上的;这伸出的强臂还可兼作破冰。一旦有翻沉危机,只要扳动手柄令大涡杆与大涡轮不再啮合、那预先摆平于船头前面的强臂就会带同大涡轮一起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摆动撑到水底、甚至会在船身的惯性作用下把船的前部撑抬得更高,随即只要一松手柄让大涡杆重新与大涡轮啮合即可锁定这强臂撑起的状态,致令船前头的大部分极可能刚性地撑露出水面,即使是船身破漏也不怕;甚至是挨炸后只要船身能保持原有长度刚性的一体就易被撑起的了。在放撑强臂前,还易有意适当放松两强臂前端间绑设的强韧绳、以致强臂一向下撑时就会八字状地叉开形成两强臂前端在水底的跨度可比船身的宽度大得多,极有力防止翻船的了。而这强臂放撑的反应时长甚至可比一个旅客穿戴好救生衣或爬上救生艇的时间还要短速更远远快于多个旅客去求用救生艇时的救急速度了。而且不会出现救生艇翻沉或救生衣破损或人员湿水后被冻伤冻死等等危机。十分安全高效、功能可靠。它撑起的船体,大多数情况下都足以保障船上人员不至落水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晓晖,未经罗晓晖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82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